当前位置: 主页 > 收债清账 > 深圳讨债公司 > 宝安区 > 正文

    深夜思考:以贷养贷是怎样一步一步毁掉你的

    发布日期:2021-06-03 12:20  浏览次数:

    要问现在身边的朋友现在最缺什么?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缺钱”,命里缺钱”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现在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内年轻人的真实的生活写照,越来越多的人靠银行、信贷机构借贷过生活,先花后填,从来没有摸过工资,不去想自己的承受能力,消费不理智,借钱没计划,最后只能因此受累,陷入多头借贷、以贷养贷的困境。

    崔强,一名来自江苏南京的学生,上大一的时候通过中介借款3000元购买相机,约定3个月还款,3个月后张强如约还款,但中介却要他还9000元,因为3000元借款是扣除中介费,手续费,调查费等相关费用后结余的。在中介的威逼利诱下,崔强不得不通过其他现金贷平台借款还钱,随后,崔强不断通过以贷还贷的方式陷入还钱的轮回。崔强借过钱的平台多达32家。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偿还了13万之后,任有十几家平台还在向其催收。

    从校园园贷爆发至今,我们看到了太多人从最初借款的几百几千到最后利滚利变成几万几十万。都知道“以贷养贷”是错误的道路,跑到五六个十几个地方去借钱,很可能造成无力偿还越陷越深的结果,为何还是有人向此源源不断的“冲锋陷阵”呢?

    罪魁祸首还是要从网贷平台本身说起,平台本身不正规,利息费,手续费,逾期费等相加起来就是变相的高利贷。其次,很多现金贷公司并不会把借款人信息公布,不会让对手公司共享自己的数据,因此借款人为了还上一笔欠款就在多家平台重复借贷,以贷养贷的方式就越来越多。据了解,大约有56.5%的现金贷贷款者申请过2次或2次以上贷款,其中49.4%是在不同的机构申请。

    年轻的大学生是“以贷养贷”的高发群体,因为超前消费是一种流行的消费模式,从信用卡、房贷车贷到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成为很多人提前享受生活的必备神器,也可作为个人经济缓冲,但大学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涉世不深防范意识薄如,很多人在贷款之初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多头借贷来以贷养贷的结果,只有到不堪重负的地步了才引起重视。

    现金贷的乱象已是人尽皆知,其实只要克制好自己的欲望与虚荣,是可以避免走上以贷养贷的不归路。而且网贷借多了,同时也会弄花自己的网贷数据,现在很多小伙伴会通过微信搜索各种数据平台查询自己的网贷信用,比如仲马数据等等,及时扫清信用风险,当自己再次遭遇信用危机的时候,就不会求路无门,屡屡碰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