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收债清账 > 深圳讨债公司 > 坪山区 > 正文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发布日期:2020-12-30 15:37  浏览次数:

      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前清后增,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而且影响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再投入。深入分析不良贷款成因,既有国家宏观调控、行政干预、市场风险、贷户经营亏损、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案件执行难等客观因素,但更主要是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

      1、是观念陈旧,经营落后

      部分单位风险管理意识和合规意识淡薄,重贷轻管、重放轻收,重规模、轻质量,重增量、轻存量,决策行为不规范,片面追求资产负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不计风险成本,最后造成不良贷款的大量累积。

      2、是执行不严,清收不力

      信贷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感情代替原则,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制度执行力较差,对欠贷户有关情况掌握不准,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清收决心不坚定、力度不够。

      3、是工作调动,管理悬空

      “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也不理旧账”凸现信用社清收责任意识差,而其背后则是责任不明确。目前,仍有绝大多数信用社存在因新老交接和责任过渡等信贷管理制度层面上的执行不到位,贷款责任交接流于形式,造成贷款调离人员管不了,接收人员不接管,以致管理出现“空档”,导致部分贷款形成逾期甚至丧失诉讼时效。

      4、是处理不严,追究乏力

      有的联社领导班子履职不尽责,“老好人”思想严重,责任追究往往不到位,“追下不追上”、“签字的不负责,负责的不签字”等现象普遍存在,违规问题屡查屡犯。还有的自身“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者怕打击报复,对违法放贷行为不愿也不敢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所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导致问题越积越深,最后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酿成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