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信托公司于1985年5月与上海市华安实业公司签订30吨高级洗衣粉购销合同,价款47000元,按合同预付全部货款。对方来货质量不符合样品规格,经多次交涉,对方一再推脱责任,未能解决。最初,信托公司职工有两种想法:一是认为做生意有赚有蚀,削价处理,及时周转资金,以便扭亏为盈;一是再向对方要货,来货后拒付款,抓到大头再说。受托律师曾其祥、海鹏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是违背法律的,不可采用,应将不合格的来货按规定妥为保存,依法追究对方违约责任。此案诉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曾其祥、海鹏出庭代理诉讼,经法庭调解确认对方过错,将洗衣粉由原价7角9分降为5角,总共挽回经济损失17000元。同年6月城关供销社同深圳西方航电公司签订购销SD欧丽安14英寸彩电40台合同,货到后已销给群众。事后才发现这批彩电单价已超出国家规定的价格,物价部门要按规定罚款。律师海鹏审查合同条款、查看货品,发现这种产品正是《人民日报》报道的“有三部分不合格”的进口货,将货品送省商检所检验,鉴定是不合格商品。随即通知对方来黔西,根据《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中有关规定,依法提出降价要求,经过据理力争,对方不得不认可,退还货款19000余元,供销社将此款按降价差额,退给购买者。由于律师积极依法办事,近几年来为承担法律顾问的单位、个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348万元,承办案件为当事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