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初,广东普宁县律师事务所受聘担任县医药总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受聘伊始,总公司属下的梅林药品公司即到事务所反映:梅林药品公司(以下称需方)与湖南省湘潭市佳康制药厂(以下称供方)签订一份药品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由供方佳康制药厂向需方梅林药品公司提供该厂生产的片剂安乃近、氧霉素,总价款为16万元,交货地点为需方仓库,运输方式为供方将货物发至广州南站,付款方式为票汇结算。至履约时,供方谎称有货可供并可很快将货发运,要求需方先付给全部货款,需方业务员急于取得货物,遂履行付款义务。并将其中一项8万元的自带汇票委托供方财务员办理转行入帐手续,接着又在供方开具的自提货单上签名。然而,供方得到货款后不但以种种借口拒不发货,还拒绝退款,甚至对需方人员进行要挟。接案后,律师深感这一貌似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需方已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一是需方已履行事实上的付款义务,而供方既无依约供货,又无退款诚意,客观上已造成需方的经济损失。二是由于需方业务员无经验,把8万元的自带票汇及身份证等证件交由供方财务人员办理转行入帐手续,如果被对方以需方的名义私自以现金取出,这就意味着款已被对方占有而票据形式却是需方取",若如此,不但需方有苦难言,而且必将影响对需方已完成全部付款义务这一事实的认定。三是需方未提货却在提货单上签名,履行了形式上的提货行为。四是由于地域问题和人为保护关系,给解决该案增加复杂性和难度。赴湘潭市承办该案的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罗腾跃和律师赖卓平,根据案情和法律赋予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及非诉讼调解,参与诉讼的功能,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开展工作:()抓紧取证,争取主动,一方面根据供方拒绝谈判,托词由湘潭市医药市场整顿办处理的心态和意向,及时向市整顿办提出质询,出示需方的有关企业证件,阐明需方做为一个拥有药品经营权的合格民事主体,其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法受到法律保护的观点,取得整顿办公室关于在这一关系中,既然需方主体合格,又履行了付款义务,供方理所当然要履行发货或退款之义务的答复,并即将这一意思通知供方。这样不仅取得整顿办公室的支持,而且从这些答复材料中,取得供方未履行其合同义务的间接证据。另方面,抓紧调查取证,证实供方在签约时并无氯霉素片和足够合同数量的安乃近片库存,其后也无生产这两个品种的计划,从而取得供方无履约能力的直接证据并查证了8万元自带汇票确已几经周转转入供方另一银行帐户的事实。(二)据理力争,变被动为主动,律师掌握充分有力的证据后,便正式与供方进行交涉。严正地指出:供需双方所订的购销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按规定需方已全部履行其合同义务,而供方自身无履约能力而签约,事后又一直隐瞒事实真相,更未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这些违约行为和事实有证可查,应依法承担由此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最后供方不得不承认他们已收到全部货款;未曾依约发货;应负发货或退款的义务,从而根本上扭转需方的被动局面。(三)权衡利弊,速战速决。虽然供方承认其过错事实,但提出目前确无原约定的药物品种,要求允许延期发货。考虑到地域关系,此案诉争可能旷日持久,虽然需方获胜,但实际利益却很难得到有效保护,显然诉讼并非上策。同时还发现,供方举债达200多万元,近期还款似无可能。鉴此,办案律师及时向供需双方提出变更合同药品建议,合情全理地提出供方应弥补性地降低变更药品的销售价格,终于促成签订变更合同,并于签第二天便使需方顺利提取合同标的全数16万元的药品。挽回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