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金融知识 > 正文

    【讨债公司】语言艺术——钻石圈套

    发布日期:2020-03-26 19:28  浏览次数:

    在商场中,诈的手法多种多样,有人以哄骗,有人以巧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诈来获得钱财。有一种人喜欢假借身分蒙骗他人,或大吹大擂,或装腔作势,骗取信任,以此来诈取钱物。

    哈默先生来到以刁钻圆滑而负有盛名的“三得”珠宝古玩店。

    “我想买一颗钻石”,他说,“就是在您的那个镏金盒里,那颗粉红色的,请报价。”

    好眼力,一进门就识出那是个镏金品,来者不善,只好认真做这笔生意,店主心里想,忙招呼着:

    “说实在话,这颗钻石非常美丽。是送情人,还是送夫人?”

    “送情人,明天急用。”

    “好!有钱可赚了。”店主边在心里想着,高兴地说:“好吧,鄙人成人之美。能买这颗钻石的肯定是大富翁。我愿交个朋友,拉个老主顾。原本1000美元,我让2000元,先生您付1000元算了。

    那太感谢了。”哈默先生付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不一会儿,他又返回店来,对店主说:“您是不是还有第二颗跟这一模一样的钻石?我想……干脆实说吧,怕万一让太太知道此事,再送她一颗。这样好叫她闭上那讨厌的嘴。”

    “哎呀!本店没有第二颗了。”店主确实不是在作戏。“又白丢了一次捞钱的机会。”他在心里很惋惜地嘀咕。

    “帮帮忙,我准备出1300美元。”哈默着急地说。

    “那么,让我再想想办法。”店主点点头。

    “非常感谢。”买主把散发着一种名贵香水味的名片递过去,“一有确切消息,望赐告。”

    过了半个月,那个珠宝商接待了一位脸上布满愁云的太太,她想卖一颗跟哈默买走的完全一样的钻石。瞧她那神情,一准是急等钱用。

    “夫人”,珠宝商兴奋得腔调都几乎要变了,“我现在手头拮据,没有1300美元现款,请等几天再来吧。”他得意地冲小伙计眨眨眼:你们都学着点。

    “可……可是……那就12000元吧。”太太紧追句,无可奈何地耸耸肩。那是说,认倒霉吧,谁让自己急等钱用呢。

    “好吧,请你稍候,我查一下钱。”店主进了里间,不一会儿,他手中举着钱返回,抱歉地说:“夫人,只有11030元,你看这……”

    那位太太先是犹豫了一下,焦急地看看手表,又叹口气,“11030元就11030元吧。”

    “成交了!是吗?夫人。”珠宝商麻利地验了货,办理完收购手续,等太太后脚刚迈出店门,就急不可耐地找出那位先生留下的名片,拨通电话。

    “先生,本号码没有哈默先生。”电话里回答说。

    店主一惊,冷汗从脑门沁了出来,“那您是哪里?”

    “本号码是‘幸福离去’殡仪馆,本馆24小时忠实地为每一位客户服务……”

    第二天,珠宝商收到一封散发着同哈默先生名片样香水味的信,里面有两张单据:一张是销出那颗粉红色钻石的付款单据,一张是购进那颗粉红色钻石的付款单。

    珠宝商之所以中了圈套,亏了1030美元,主要是犯了以下几点错误:

    1.当看到内行的有诚意的买主时,放松了警惕。买主放出烟幕,他却深信不疑。为了赚到一笔钱,有些忘乎所以。

    2.买主又返回时,所说的要第二颗同样钻石的理由,可谓天衣无缝,令人深信不疑。但按常理,买主只会付同样的价钱来买第二颗钻石,可他却主动加价,违反常规。

    3.那位太太来卖钻石时,“脸上布满愁云”正是作戏让珠宝商看的。一般精明的卖主即使真想脱手钻石,一般会这样问:“贵店收钻石吗?

    ”收。”

    “我这一颗值多少钱?”

    “1万。”

    “1万?!别开玩笑了。我买时可不是这个数!”这样卖主就有议价的实力了。

    可那位太太一开始就摆出一副急于脱手的模样,而没有引起他的怀疑,这是他的失策之举。

    4.珠宝商太急于求成,这是交易的大忌。如果他拿起哈默留下的名片,打一个电话,证实一下哈默其人,也就不会上当了。

    哈默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是钻了珠宝商如下的空子:

    1.先以诚意的买主出现,小小的一张名片,还飘出一种名贵的香水味,暗示出有相当的身分。他知道有身分的人往往使人尊敬,进而产生好感。这是种烟幕,也是一种战术。

    2.卖主对诚意的买主,而且是成交了的买主是相当信任的。哈默深谙此道,所以,敢于用1000元的抵押,也算是一种“风险投资”吧。即使此招不果,最多也不过是1000美元买了颗钻石,吃不了什么亏。

    3.公然用这么昂贵的钻石来送情人,暗示了哈默的富有。只有上层社会和相当有钱的人才有这种能力和财力。这就给人一种假象:这么有钱有身分的人还能是骗子?

    钻石圈套告诉我们,商场中形形色色的诈骗案随时有可能发生,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越是容易做的生意,越要三思而后行。记住一点“得来容易失去也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把被人欺诈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深圳收债,讨债公司,深圳收债公司,深圳清债公司,收债公司,讨账公司,收账公司,深圳讨债,债务追讨,收数公司,催债公司,催收,收债,讨债,追债,收账,要账,清债,讨债技巧,讨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