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额信贷在国际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一种产业,因此,国际上已有不少人士将小额信贷称为小额信贷产业, MF sector或industry。在我国,现代小额信贷的发展还不到十年时间,但扩展速度不慢,规模也不小,然而与国际规范或国际主流接轨的小额信贷却还很有限。了解国内外一些小额信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研究小额信贷和推动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什么是小额信贷概念的理解
对小额信贷的概念是什么,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小额信贷大体定义为运用与传统金融手段不同的制度和方法为穷人和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持续有效的信贷服务,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活动,因此它与信贷金融活动和扶贫活动密切相关。
然而,小额信贷是否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和要求,即既为扶贫或中低收人阶层服务,同时又要实现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独立生存和持续发展,则有十分不同的看法。
目前,国际小额信贷产业界的主流观点是必须兼顾和实现上述两个基本特征和要求才可称为真正意义上或成功的规范的小额信贷。然而即使在主流观点中也有不同的认识和倾向。主要有两种观点:“福利主义”(有人将其称为“理想主义”)派以孟加拉“乡村银行”(GB)等为代表,首先强调小额信贷的扶贫功能,强调小额信贷必须服务于穷人中的最穷者。而“制度主义”(有人将其称为“现实主义”) 派以印尼的“人民银行”(BRI-UD) 和玻利维亚的“团结银行”(Banco sol) 等为代表, 则首先强调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
争论中衍生出一些新的分歧看法,其中有:是否小额信贷的扶贫和机构的可持续性这两个目标象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一样?还只是求得两者的平衡?或者,还是同时追求两者的小额信贷机构做得往往更好?但从国际上一些案例看,这两者间没有确定的关系,但可以断定的是两者并不存在必然互相排斥的关系。
对小额信贷的非主流观点
对小额信贷的非主流观点主要有:
1.福利式小额信贷,它将小额信贷视为一种扶贫项目,依靠外界的补贴,以低利率或无息贷款的方式开展小额信贷,
2.认为传统金融机构发放的小额贷款就是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的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主要指存贷利率高低或利差幅度的确定或规定。这是与上一问题的争论相关的。福利性小额信贷认为对穷人不应或不能实行商业利率,他们承受不了或者说这样做不能帮助他们或者说增加了穷人的负担。而主流派观点则认为小额信贷机构之所以需实行商业利率最根本的理由是要使机构能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必须保证信贷收人能覆盖成本,而小额信贷的经营运作成本远高于一般商业贷款。另外,商业利率可形成阻挡非贫困群体侵人的自动机制,也有利于穷人思想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改变,当然也节省了大量的外来补贴。
小额信贷的适用性
对最贫困者或商品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不高的偏远地区,小额信贷的适用性问题争议也很大。不少人,尤其主流派中“制度主.·义”(或笔者所称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不可行。但反对者也不少,尤其那些福利性和“福利主义”(笔者宁愿称为“理想主义”)者则强调小额信贷帮助这些人或这些地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的确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不过难度更大了。
不过,不同观点的人在讨论偏远地区实施小额信贷时,认为,应强调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扶贫措施共举却是一种共识。
不过,不同观点的人在讨论偏远地区实施小额信贷时,认为,
小额信贷机构应开展专业性信贷业务还是各类综合性业务
一种观点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应专做小额信贷,它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各种扶贫活动,例如教育、卫生保健等,否则,可能的结果是主业没抓住, 副业又丢了。例如:孟加拉的AS A就由综合业机构转变为单一小额信贷机构,而且做得很成功。
另一种观点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应尽可能全面地开展各类能帮助穷人的项目,这样的扶贫效果最佳。还有一些人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可同时做几类不同性质的扶贫活动,但必须将小额信贷这样的经营性活动与无直接经济效益的活动(如基础卫生保健、文教活动)分开,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在实践中,较成功者有孟加拉的BLAC。
小额信贷机构应对自己的贫困客户培训吗
在小额信贷产业界内外对此都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穷人同样有经济理性,他们最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好自己的经营活动,因此,无需别人指手划脚的“指导”或培训。当他们确有需求时,再去培训比小额信贷机构主动和自以为是的培训要好得多,而且培训应是自愿的,有选择性的,非指令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穷人素质较低,思路狭窄,不了解先进事物,在进行小额信贷的过程中,应辅以或强求必要的生产经营指导培训,这样可使小额信贷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双方接近的观点是培训应讲求实效、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对象、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内容
小额信贷应进行规范和监管
在此问题上的争议意见也很多,有主张规范和监管的,担心如无规则,可能将金融市场搞乱,甚至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主张不必规范,因为现在小额信贷发展还不充分,也缺乏经验,很难有合理有效的规范,而且监管的成本十分昂贵。在此笔者将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 推荐的一种有主流代表性观点摘要介绍如下:
1.除非小额信贷能在一个允许其合法存在和运作的环境里生存,否则它不易象其所具有的发展潜力那样能获得成功。因此,谨慎性规则和监管对小额信贷而言无疑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在这种缺乏对小额信贷的专门许可制度的状况,对小额信贷的发展还不是一种严重制约因素。
3.相反,它的发展“瓶颈”却常常是缺少不依赖于持续的补贴而生存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和发展,缺少能够覆盖大量商业性资金成本而能赢利和正常运作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和发展。
4.对于那些不能显示其吸收社会存款又不能保障储户利益的能力的小额信贷机构,发放允许其吸储的许可证是不负责任的。
5.对小额信贷规范和监管的成本很高,这种成本包括象由于借口规范和监管而造成了制止革新这样的非金融成本。
6.需要将小额信贷非谨慎性规则与谨慎性规则相区别,在谨慎性规则的监管下,监管机构必须保证被监管机构的金融健全才行。
7.对没有相当大数量合法许可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国家,对小额信贷建立专门规范窗口可能为时还早。可利用现有窗口,通过规则例外的办法解决有关问题。
8.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改革金融监管规则,在现有的金融公司或银行许可制度框架下,小额信贷活动很难进行。
小额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这是小额信贷产业界当今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目前妨碍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因素中,内部因素的作用大于外部因素,而且,多数小额信贷机构不认为外部因素为目前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的重要障碍。小额信贷发展的指导思想应立足于建设持续发展和负责任的机构,而不是短期的项目,要使其获得发展的条件,其能否健康发展的自身条件则是运营水平的高低。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从机构内部因素看,领导层的状况,对使命有共同的认识和承诺,与客户的关系,清晰的领导构架和管理规则,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等都是一些关键性的因素,而这其中,领导层,尤其是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主要执行官及其班子的状况是最重要的要素。目前,小额信贷机构内部的障碍因素常为:小额信贷机构本身缺乏对小额信贷的承诺和一以贯之的追求;高交易成本;方法论上的缺陷;缺乏有技能的合格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机构文化的混乱。
小额信贷发展当前主要是外部阻碍因素
机构的法律结构或合法地位不确定;政府持不支持政策;对无担保贷款发放的限制;规定利率上限的限制;不合理的报告要求;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易获得信贷资金等。口小额信贷运营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特色探讨和研究对小额信贷机构持续性发展所必须的运营和财务管理方面要求的探讨和研究在小额信贷产业界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涉及到的方面往往有:好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特征;机构目标设定和前景设想;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和服务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持续性和绩效衡量的指标体系;等等。在这些方面,各种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都有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有不少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