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金融知识 > 正文

    【合法收账】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现状如何

    发布日期:2020-08-16 18:47  浏览次数:

    我国对企业的信用评估才刚刚起步,个人信用制度几乎完全是空白点,银行对个人的真实收人情况、信用水准很难掌握。
    为了化解风险,消费信贷的门槛不得不加高,步骤也比较繁琐。商业银行说:“为防止恶意诈骗,我们主要对贷款人和担保人进行审查控制。那些预期收人比较稳定的人,比如公务员之类的人员比较受欢迎。其实,难以辨别消费者的恶意与善意是我们最大的忧虑。
    在个人信用制度上国外的社会安全号A制度我们能否“拿来”
    我国目前还没有可能建立起全社会信用网络。因为它的电子化程度要求很高,仅仅是跨越这一技术门槛,就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因此,目前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还存在困难,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不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尽管外国的制度我们暂时无法拿来,但仍可以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金融体系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企业、银行可以通过付费查询的方式,从中介机构了解到公民的信用状况,从而决定是否与其发生经济关系
    社会呼唤个人信用制度
    作为一名消费者,您可能尝试过去银行为自己买房买车贷款,但一系列的手续如质押、抵押和担保等等,让您倍感麻烦,您甚至可能遭到银行的拒绝。这一切缘于我们的社会缺乏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
    在我国,个人信用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制度。由于对个人资信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银行有大量闲置资金却不敢轻易贷给个人,申请个人贷款手续繁琐复杂,个人支票业务推出后却很少有商家愿意接受,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严重。究其原因,是没有界定个人信用的方法和途径。这表明,信用问题已经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过程中的一个“瓶颈”。
    “实践成约”
    如果建立了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商家、政府部门的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就会在个人信用良好的居民中加以落实,从而拉动内需,启动消费市场。2000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储蓄实名制。这可以看作是个人信用的制度建立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如果没有实名制也就没有基本的个人信用。
    所谓信用必须是“实践成约”,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有个人的信用历史。在西方国家,消费者总是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而举债消费,以积累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借过债,当然也就没有能否按期还款的记录,从而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的信用史。
    “无债一身轻”关有信用
    中国人有“无债一身轻”的观念。前面说过了,如果要建立个人信用,必须抛弃这一观念,因为只有在与银行发生贷款还款行为时,才会有信用记录。哪怕眼前不缺钱,也可以向银行贷一笔小额的款或申办一张可透支的信用卡,这等于是你为自己的“信用档案”开了“户头”。
    随着良好信用记录的积累,将来购房买车或有急用时都可以凭个人信用轻松贷到钱。假如周末去租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手续千难万难,需要各种证明、抵押,而用信用卡就可以作抵押,银行不可以想象,我们的生活将因个人信用的建立而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有专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进一步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离不开完善的资信评估体系。个人资信评用担心,租凭公司也不用担心。
    一个人一生只用一个号
    可以想象,我们的生活将因个人信用的建立而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有专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将成为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离不开完善的资信评估体系。个人资信评估就是给个人的“经济承诺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定个级。可别小看简单的评级符号,它关系着你能否获得银行的贷款。去年,上海首先拿到了试点的“牌照”,成立了专门调查个人消费信用的中介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目前上海资信公司得到的个人信用信息包括:
    个人身份、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地址、身份证号码等;
    从各家商业银行采集的个人贷款及偿还记录和信用卡透支及付款情况记录,以及个人在银行发生的不良信用特别记录;
    从法院采集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个人的民事和刑事诉讼记录;
    从公安机关采集个人的民事和刑事诉讼记录;
    从公安机关采集个人的身份证信息和与个人信用有关的处罚记录。
    个人的存款情况不进人这一系统。也就是说,今后,个人除了一份人事档案外,还将拥有一份个人信用档案,凭着这份档案,银行将决定能否与你发生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