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的违法性。造成损害的行为必须是违法的行为,合法的行为即使造成损害也不承担赔偿责任。违法行为包括两种:其一,称违法的作为,即主动积极的行为;其二,称违法的不作为,就是法律规定你必须做有义务做的事而不做。不作为造成损害承担责任必须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
2.有损害事实。要他人承担赔偿责任,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有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要有因果关系,违法行为是原因,损害事实是结果,该损害事实必须确系该违法行为所造成。
4.有主观过错。《民法通则》上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已经预见要造成损害结果,而希望或者促使其发生。过失是指已经预见可能造成损害结果,但却自信不会造成;或者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了损害。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