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农民工维权】工人阶级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发布日期:2020-04-08 13:36  浏览次数:

    答:工人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和壮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它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三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是初期的工场手工业中劳动社会化的基本形式。在这里,一些富裕的作坊主和包买商(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雇佣工人,主要是破产的手工业者,不能独立经营的帮工和贫苦农民(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前身)进行简单协同劳动。简单协作并未改变小生产者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而是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结合,因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到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在手工技术基础上实行广泛的分工,生产工具也日益专门化,劳动生产率比简单协作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工人只从事一种局部的、片面的活动,逐渐丧失了全面地从事原有手工操作的习惯和能力,被迫受资本的长期奴役。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机械化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机器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重要手段,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使广大小生产者纷纷破产,造成庞大的产业后备军。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是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的。产业革命的胜利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产业无产阶级日益发展壮大起来。
    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确立的国家,也是产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的国家。产业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在其他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德、美等,虽各有其特点,但都共同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人到产业工人的过程。
    中国工人阶级是由于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而形成的。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已经有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工场手工业。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19世纪60年代前,中国尚无自己的近代工业,从这之后,中国近代工业才开始出现。其间,经历了70年代洋务派开始创办的民用性质的近代工业出现了一些纯粹商办的企业。但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擅自在中国开设了一些近代工业企业,虽然为数不多,规模不大,但对刚刚产生的中国民族工业却造成很大的压力。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各国获得了在中国设厂的特权,外国投资的工厂企业大有增加。列宁曾指出:“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5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发展。1895年以后,江浙沿海等地私营面粉厂和纺织厂等不断出现。伴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的阶级—一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和壮大起来。这一新生的阶级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以后,又同时在三种企业即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国官僚买办所办的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企业中发展和成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产业工人人数,由1913年的大约120万发展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的200万人左右。这是中国社会中崭新的阶级力量。“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中,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工业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版,第8页)到1949年,中国工人阶级为809万人,到2002年,职工总数已达2亿多人,比1949年增加24倍多。


     
    深圳收债|讨债公司|合法催债|正规讨账|律师清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