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法律权利】公民的民事诉讼权利——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提供权

    发布日期:2020-04-11 17:11  浏览次数:

    概念: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法律赋予当事人有权收集、提供证据。实际上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收集和提供证据对当事人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法律:

    1.《民事诉讼法》第50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2.《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3.《民事诉讼法》第68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案例或现象:

    来杭州打工的焦先生和8个朋友在望江路上的一家个体饮食店吃饭后,第二天都出现了肚子痛、拉肚子的现象,于是跟饭店交涉,但没有结果。“我们向有关部门投诉,他们叫我们先去医院治疗,并让卫生防疫部门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是饭店的厨师体内带菌,致使部分菜肴被污染,从而使我们食用后发生了集体急性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焦先生想,既然有了证据,饭店这下该赔钱了,哪晓得饭店老板仍然不认账,他只好向上城消费者协会清波分会求助。

    上城区消协经过细致调查后,认定此次食物中毒事故店方应负全责。工作人员立即与店主联系,但店主认为卫生防疫部门已经罚款了,再让他赔钱是没有道理的。经上城消协工作人员反复调解,店主俞某最终支付中毒9人的全部医药费共计2230元,此外还一次性付给9人误工费、营养费共计600元。消费者对调解结果很满意。消协工作人员认为,在这起消费纠纷中,消费者手头的证据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消费者若遭遇侵权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收集证据。

    律师提示:

    当事人收集、提供证据应当注意:(1)必须客观全面、认真仔细、依法及时。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收到的时间、份数和页数,由审判员或书记员签名或盖章。(2)应当在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提供诉讼证据。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诉讼证据确有困难的,应当在指定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