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在交通事故中怎样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发布日期:2020-08-23 21:59  浏览次数: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至第21条的规定,交通事故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4个档次。赔偿多少,取决于责任大小。
    1.交通事故的出现,仅仅是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负全责,另一方不负责任。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如果逃逸,或者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的责任无法认定的,那么,这样的当事人负全责。
    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没报案,或者不及时报案,致使交通事故的责任无法认定,那么,这样的当事人负全责。
    2.交通事故的出现,是由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的,也就是说,双方都有责任,那么,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起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在交通事故中,双方的违章行为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两方则负同等责任。
    三方或者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了交通事故,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来划分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果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没报案,或者没及时报案,致使交通事故的责任无法认定,那么,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