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双方当事人在诉淤阶段达成的调解也适用于执行吗?

    发布日期:2019-11-13 10:52  浏览次数:

    小刘诉其父亲刘某某抚养费一案,原告小刘向法院诉称:被告刘某某系其生父,其父母离婚后,原告一直随生母共同生活。原告与被告曾就抚养费纠纷达成调解意向,在2009年8月生效的法院民事调解书中,被告同意每月给付抚养费300元。后原告生母于2010年11月去世,继父无正式工作,原告上高中开销很大。因被告之前从未按时给付抚养费,原告还要上学,故起诉要求被告接照每月800元的标准一次性付清从2012年1月至原告满18周岁,即2013年9月的抚养费共计16,800元。被告刘某某答辩称:原告诉求抚养费过高,被告至今已经步入中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且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上有老下有小,现在的小孩也在上学,父母体弱多病,需要家人照顾、护理,家庭重担的压力下还要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原告诉求被告次性付清抚养费到18周岁为止不能接受。鉴于被告家庭情况,一次性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被告也要生存。

        希望原告能跟被告一起生活,毕竟是亲生父亲,对簿公堂对孩子和父亲都是一种心灵伤害。原告母亲已经去世,孩子应该跟着亲生父亲一起生活,这也是父母应该尽的义务,请求法院依法根据事实调解、判决。庭审中,法官从父女情深等多方面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自2012年8月始,每月10日前,被告刘某某给付原告小刘抚养费500元,2012年8月的抚养费在2012年9月10日前付清,案件受理费35元由被告负担(当庭给付)。此案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法院作出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刘某某不履行生效调解书,小刘可以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民事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第三方中立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

        通过第三方中立组织的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之一,充分注重了当事人自由意志和自主决定权,有益于纠纷的最终解决。但是调解不是纠纷的终局解决方式,不必然地具有强制执行力。根据调解主体的不同,调解分为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等,但是任何主体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都不直接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只有在经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庭确认的情况下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确认方式:是制作调解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

         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对方不按照调解书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仲裁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这里的“法律效力”当然包括了可强制执行力。二是无须制作调解书的司法调解协议,由法院记人笔录后视为已经司法确认: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法院主持调解的案件中,有些不需要制作调解书,具体包括:(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3)能够及时履行的案件;(4)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该类不需制作调解书的调解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履行完成上述法律手续的调解协议即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三是申请支付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支付令是对特定债权债务关系的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催促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债权人清偿债务的法律程序。

        债务人收到支付令后未于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则支付令生效,生效的支付令与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产生同样的法律效力,可凭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无须经历诉讼程序,是一种简便快捷的非诉处理案件程序。四是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强制执行:根据2012年最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达成调解协议的,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对生效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此时该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此时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此可见,无论是诉讼内调解还是诉讼外调解,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本身都无法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只有当该调解协议经诉讼程序或仲裁程序确认后,方能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

    文章来源:法律出版社《债务追偿裁判执行不可不知21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