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账这个名词来源于银行业的呆滞贷款与呆账贷款。呆滞贷款是指虽然没有逾期,或逾期未满规定年限,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贷款:借款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借款人虽未被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动已停止,借款人已名存实亡;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列人呆滞贷款后,经确认已无法收回的贷款,才列人呆账贷款。本书中的呆账是指具有上述特征的应收账款。形成呆账的原因很多,只有认清了呆账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呆账进行催收。一般来说形成呆账的原因有:
1.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体系的缺陷
(1)信用管理部门对没有资格享受赊销额度的客户进行赊销是形成呆账的重要内部原因之一。比如对客户提供的虚假的财务报表等涉及资信状况的信息没有察觉,或者没有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变化做及时的追踪调查,从而错误地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评价,授予不适当的信用额度,选择错误的结算方式或结算条件等。
(2)信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以及销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也是形成呆账的重要内部原因。例如财务部门没有及时提供客户的付款情况信息给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就不能据此做出合理的判断。信用管理部门如果不能将客户的资信状况通知销售部门,销售部门经理有可能对资信状况不良的客户授予临时的信用额度。
(3)对客户拖欠应收账款追讨不力也是形成呆账的重要内部原因。对客户的应收账款应当实施严格的监控,发现拖欠的苗头就应当采取措施,或者要求客户提供担保,或者要求其立即偿还货款,并对赖账的客户采取仲裁或诉讼手段收回货款。
对于由于信用管理体系缺陷所形成的呆账的预防,企业只有苦练内功,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选择合格的信用管理部门经理和工作人员。打铁还要自身硬,这是减少呆账最根本的办法。
2.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与客户进行交易过程中签订的合同是同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但是有时双方会由于对合同条款的不同理解,使得供求双方在货物质量和数量、运输方式、运费承担、交货时间、付款方式、付款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的存在并不少见,对此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通过仲裁或诉讼有时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形成呆账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对这种情况形成的呆账,企业的对策只能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并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控制。
3.客户经营陷入困境
企业经营的好坏,一方面受市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自身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缺乏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或者对成本控制不力,或者开拓市场受阻,或者产品升级换代不能适应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等原因造成经营不善;或者受外部各种因素如新的强大竞争者的加人,国家对所生产产品的产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化等的影响,而财务状况发生困难,导致赢利能力下降或出现亏损,现金流转不畅,出现暂时性的资金紧张,难以按期偿还债务。
对于由于客户经营陷人困境而形成的呆账,企业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客户的资信状况信息及时进行更新。
4.客户有意占用企业资金
目前许多企业的资金不足,占用其他企业的资金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在我国现实的信用环境下,有的企业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即使有钱也不及时归还。
对这样的客户,企业就应当提醒其不要因为还款不及时而影响其在市场上的声誉,从而促使其及时还款。如果客户还是不能归还货款,企业就要采取电话收款、收账信收款、上门催收、仲裁或诉讼收款方式收回货款。
5.商业欺诈
有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合同实施欺诈,由此而形成的呆账收回的可能性不大。预防商业欺诈形成呆账的关键就是及时察觉,在诈骗分子转移资金之前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损失。
呆账的形成主要与以上这几种情况有关。企业应当针对呆账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收回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体系的缺陷
形成呆账的原因有:
一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一客户经营陷人困境
一客户有意占用企业资金
一商业欺诈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