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深圳收债】常见的骗销伎俩——逼你消费

    发布日期:2020-08-25 16:05  浏览次数:

    价格一问就不能走,衣服一试就得买下。嘴里高喊货真价实,保退保换,然而一旦退货则顷刻间伏兵四起,随便一个借口就把你收拾一顿。强龙难压地头蛇,常使顾客自认倒霉。1999年春节,笔者在徐州汽车站看一件圆领绒衫,店主明明讲10元一件,收款时却说45元一件。旁边还有其他男女“托”佯装购买,其强盗气势令人发指。有位先生出差在哈尔滨市火车站附近一宾馆办理住宿时,总台服务小姐赠给他一张“免费早餐券”。次日早晨,他小心翼翼地按照自己的喜好要了大米粥、馒头、咸菜,结账时服务小姐还要他补交5元钱,说部分食品免,有的不免。河北承德的苏先生1998年4月1日通过《人民日报》揭露说,2月16日他带女儿在北京火车站对面的“绿洲购物中心”买东西,正对楼梯口的那组柜台一女售货员拉出一截缠在货架上的黄色链子说:“1元5角配一条项链,还搭个坠儿。”待剪好后,硬说“1元5角1厘米,65厘米97.5元”。苏先生气得两眼冒火,但没有办法,吵了半天,后付30元才摆脱。

    还有种现象是诱你上钩,使你不得不买。有一个出售劣质皮包的商贩,面前摆了一大堆包。他先在一个包里放上100元钱,高喊:“便宜了,正宗的皮包。”客户过来问,他若无其事地随便翻着,顺手把那只藏钱的包递给你。这一招果然灵验。有位姑娘一看包里有百元钞票,随便还还价就掏钱买了。谁知才一转身,卖包人急说看看包里有没有刚才忘的钱,边说边拉开包取走了钞票。弄得买包人不好意思退,只有自认倒霉。贩子利用的是人们既贪便宜又顾脸面的心理,引诱了一个又一个的买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