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法律权利】什么是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0-06-11 15:55  浏览次数:

    对于什么是犯罪,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回答。在我国古代,把犯罪称为“暴”、“邪”、“恶”,把同犯罪作斗争称为“制暴”“正邪”、“惩恶”,但没有揭示犯罪的实质和特征。资产阶级的刑法,对犯罪概念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声称“犯罪就是法律所禁止的并以刑罚制裁的行为”。一九三五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刑法沿袭资本主义国家刑法的概念,说“凡行为受法律科罚者为罪。这些定义只是从法律形式的特征来推论,不能说明问题,更没有揭示犯罪的实质。如闻:什么是犯罪?”则答:“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再问:“什么是法律应制裁的行为?”则必答.“法律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循环解释。按照它的逻辑,所谓犯罪,就是立法者认为是犯罪的行为。至于立法者为什么认定这种或那种行为是犯罪,是没有答案的。

    深圳收债,讨债公司,深圳收债公司,深圳清债公司,收债公司,讨账公司,收账公司,深圳讨债,债务追讨,收数公司,催债公司,催收,收债,讨债,追债,收账,要账,清债,讨债技巧,讨债公司合法吗

    马克思主义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私有制出现、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和国家形成后才发生的。犯罪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把那些危害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宣布为犯罪,并加以惩罚。由此产生了刑法的概念。我国刑法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犯罪的原理,在刑法第十条中,对什么是犯罪规定了一个严格的定义:“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指出了犯罪的阶级内容和犯罪的固有特征,从法律上确定了犯罪必须是:(一)危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二)这一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的处罚。这两个特征的有机联系,就构成了犯罪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