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讨债人需要较强的记忆

    发布日期:2019-12-23 17:12  浏览次数:

    在生活当中,凡是人们所看到过的事物、所听到过的声音、所闻到过的味道、所思考过的问题等等都有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某种原因的诱发,人们又将这些痕迹再认或者回忆了出来。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记忆,简言之,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的头脑中的再认和回忆。

    记忆对人的生活影响也相当大,假如某人没有了记忆,那他简直无法独立生活于世界之中。倘若人类没有了记忆,那人也就不再是万物之灵了,人也就又成了道地的动物。

    现实生活中除了极少数病残人之外,人都有记忆。

    记忆力的强弱、好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记忆力强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对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快,应变能力强。相反,记忆力较差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不能迅速地对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反应,更不能即刻作出正确的应对之策,因而往往都显得被动、没有活力。

    对讨债人来讲,较强的记忆力尤其必不可少。首先,讨债人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准备,尤其是有关法律知识,比如《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等,讨债人只有将这些有关知识牢牢地记住,在和债务人进行谈判、纠缠之中才能从容不迫地兵来将挡、应付自如很难想象讨债人随身带着几大本有关方面的书去和债务人进行谈判、纠缠。每逢遇上什么问题时便先停下来翻书查找,待查到之后再和债务人进行理论。其次,通常情况下讨债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那么,在这段时间的经过过程当中,债务人以及和债务人有关的事情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讨债人他应当将这些变化牢记在心,只有这样,他才能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迅速作出反应,使自已始终处于主动的一方。

    较强的记忆力对讨债人是如此重要,怎样才能提高一个人的记忆力呢?

    首先要明白,记忆力的好坏绝对不是先天性的,就是说记忆力好的人绝对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他自己的努力、经过自己的实践锻炼出来的。现代心理学的实践已经证明,良好的记忆品质也即较强的记忆力完全是后天培养、锻炼成的。

    要增强和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当了解和掌握记忆的特性及其规律。

    记忆活动有“记”和“忆”两个步骤,“记”指的是识记和保持,识记和保持是整个记忆活动的前提和关键,“忆”指的则是再认和回忆,这是记忆活动的最终目的。

    识记就是有意反复感知某一对象,使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识记是整个记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经过心理学家的实验和研究表明,识记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规律:

    第一,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所谓有意识记就是按照某种预定目的或为完成某种预定任务而自觉地运用某种方法去识记事物的过程。所谓无意识记则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和任务,也不采取某种专门的方法,单凭事物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留下印记的识记。日常生活中某种灾难或喜讯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记忆大都属于无意识记。根据科学家的实验证明,有意识记的效果比之无意识记的效果要高得多,就是说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集中注意力去记忆事物,肯定能够提高记忆效果。

    第二,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所谓意义识记指的是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和自己已有知识的联系,领会、理解、掌握其意义的记忆方法,因而意义识记又叫做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而机械识记指的是只按照事物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根据人们的日常经验和科学家的心理实验,都说明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的效果要好,尤其对成人,用意义识记的记忆方法效果更佳。当然机械识记在日常经验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记忆材料本身无意义内容,就只能依靠机械记忆。

    另外,识记效果还与主体个人的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个性特征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大多数日常经验和心理实验都表明:有目的有任务的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最高,而且是目的、任务越明确,其时间要求越长久,识记的效果越好。

    保持就是指在识记过程中留在大脑里的痕迹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后,能够持久地、长时间地保存在大脑里。保持是识记的巩固,它是整个记忆活动中的中心环节,是最关键的环。没有保持,就没有了整个记忆活动。

    在保持阶段,重要的是对已经识记过的材料经常进行复习,同时联系新的识记内容经常进行整理、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巩固的效果,才能够提高保持的效果,否则,就将走向保持的反面—遗忘。

    记忆过程中的再认是指与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再次接触吋,觉得熟悉,知道它是以前已经感知过的。比如碰到以前曾见过的人时的那种熟人的感觉就是再认。再认是否迅速、正确、稳定,完全取决于对以前识记过的事物的巩固程度如何,当前呈现在眼前的事物同过去所识记过的事物之间相类似的程度如何。如果过去识记过的对象得到了巩固或者当前出现的对象与过去识记过的对象很相似,那么,再认就会是既迅速、又准确。否则,则相反。回忆又叫做再现,指的是我们过去曾经识记过的对象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眼前,而其它一些事物的诱发使其在我们的脑中重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有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回忆又分为随意回忆和不随意回忆,随意回忆指的是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自觉地进行回忆的过程;不随意回忆则是没有目的和任务,自然面然地进行回忆的过程。当人们在学习知识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时都要进行随意回忆。

    根据是否借助于中介物,回忆又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间接回忆就是需要借助于中介物才能实现的回忆,而直接回忆则不需要中介物的参加。

    以上就是整个记忆活动的过程,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心理学家的意见,一个人的记忆品质(即记忆力强)的标志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记忆敏捷,第二是记忆持久,第三是记忆准确。

    为了达到记忆的敏捷、持久、准确的要求,提高个人的记忆力,首先应当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任务,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围绕目的和任务记忆;第二应有套正确的记忆方法,对成年人来讲应当尽可能少地死记硬背,少用机械记忆方法,而尽量增强,提高意义记忆即理解记忆的能力;第三,要经常复习,重温已经记过的东西,巩固所记的东西,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