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感知即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眼鼻、舌、身体四肢,还有大脑及其各种神经组织。人的眼能看,耳能听,鼻能闻,舌能尝,身体四肢可以触摸,人的心理对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舌头所品尝到的、身体四肢所触摸到的东西的反映在心理学上就叫做感觉。人的大脑将人的感觉器官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整体映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知觉。简单地说:感觉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就是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在心理学上被分为两个不同的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的阶段,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在实际认识活动中,除了初生的婴幼儿仍然明显存在着感觉和知觉两个阶段之外,一般成年人在实际生活当中都是直接以知觉的形式反映事物的。因此,感觉和知觉在现实当中往往被人们简单地称为感觉或者知觉或者感知。
人的感知是人认识对象、获得对对象的知识,从而掌握和操纵对象的基础,没有感知,人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更谈不上认识事物、掌握事物以至于改造事物了。因此,感知在人的生中对人的生活、对人的事业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应当积极地、主动、尽可能多地去感知新事物,以获取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用的新信息、新机会。
人的感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的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人的感知也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换句话说,人的感知也就会越来越灵敏。人们经常听说的职业感觉、直感等等就是在其长期的职业劳动当中培养成的。比如一位经验丰富的机械师仅凭机器发出的响声就可以判断出机器是否有了故障。
对讨债人员来讲,尤其需要培养自己灵敏的感知,因为只有感知灵敏,才能获得丰富的信息,才能发现新的机会,以使讨债行为得以顺利地完成。
那么,讨债人员应怎样培养自已灵敏的感知呢?也即讨债人员怎样才可能具有较强的职业感知呢?
首先,讨债人应当不断丰宫自己的经验,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即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间接经验是由别人经历的事,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自己去亲自经历、体会,所以讨债人还应当学会把间接经验变为直接经验,即从间接经验当中积累自己的经验。
经验的积累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所谓被动积累经验就是在长久时间当中,完全是由于事件本身的多次反复出现从而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印象。而主动积累经验则与之不同,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或别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主动地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所以,主动积累经验的人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便可以使自己经验丰富。因此,讨债人员应当经常主动地分析总结自己或者别人的讨债实践,从中找出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其次,讨债人必须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尤其是要勤于观察与债务人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从观察当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观察当中发现机会。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所强调的也是要人们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以灵机应变。
再次,讨债人不但要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讨债实践机会,还应当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参加社会经济生活的机会,以使自己对债的产生、变更等等有更加直接的感知。
我们认为,讨债人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努力,那么,他的职业感知必定会逐步得到提高,得到发展,从而使其对债的感知越来越灵敏。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