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绪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社会生活之中,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之中情绪和情感是很难区分开的因为情感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的态度。比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就很难区别它们是情绪呢还是情感,所以我们说在日常经验之中,情绪和情感实际上是一回事。
产生情绪的原因是客观现实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客观事物千奇百态而且千变万化,人的需要也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因而人的情绪也极其复杂,常常是悲喜交加,喜怒无常,哀乐迭至。可以说,只要人不脱离社会生活,那么他时刻都在表现、流露他的情绪。
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人们通常听说的喜、怒、哀、乐爱、憎、惧等等。在心理学上,通常把人的情绪概括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人们又把情绪分为激情、热情、心境等基本形式。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但是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比如狂欢、暴怒、惊恐等,激情往往都是由于意外的,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引起的,比如过度的排制或兴奋,个人信仰破坏等等都能导致产生激情。
热情是一种强烈、稳定、深刻的情绪状态,热情往往能掌握人的整个身心状态、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方向。热情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热情还蕴蓄着坚强的意志力量。热情能给人以鼓舞、激励。人总是在热情的驱动下从事自己的事业。
心境是人的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心境的持续能对人的整个言行都产生影响,使人的一举一动都带上某种情绪色彩。比如当一个人心境愉快时,对什么事情都会兴致勃勃,而当一个人心境抑郁之时,干什么事都会无精打采、心灰意懒。
激情、热情、心境等情绪都有产生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的可能,对讨债人员来讲,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消极效果。讨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多变的环境当中,各种各样的客观事实随时都有可能诱发讨债人员产生过激的或消极的情绪,从而对讨债形成阻碍。因此讨债人员应当时刻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要经常用理智和意志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其常常处于平静、沉着的心境之中,以使自己在整个讨债过程中能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同债务人进行交涉、纠缠,最终达到使其清偿债务的目的。
保持稳定的性绪对讨债的成败关系重大。在我们所接触的讨债案例中,因讨债人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从而给讨债增添不少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某公司请李某到江苏某厂代为讨债,江苏厂方当时为了满足另几个大客户的需要,对同某公司所签订的供货合同一拖再拖,李某到了该厂后和厂方进行了几个回合的交涉,厂方仍有意继续拖欠,李某再次和厂方交涉时,在厂方人员过激言辞的刺激下,李某当即火冒三丈,跟厂方人员大吵一架,之后不但没有得到供货,已付货款也一直拖欠不还,后经公司另请高明再次赴江苏,才使拖欠的资务圆满解决。更有甚者,有的讨债人员因讨债受阻,便在一动之下对债务人采取过激行为,结果遭致法律的制栽。由此可见,不论遇上什么情况,讨债人都必须要保持稳定的情绪。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