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促销是降价促销的翻版,用数学的语言说就是同一商品降价的百分比与打折的百分比之和是100%。在经济转型期,打折是商品虚假过剩的产物,打折的恶性发展必然由促销过渡到纯粹的“打折”风景,亦即明升暗降的虚假打折。
(1)以各种美丽的借口虚假打折。有的商家以楼房拆迁、店面改造、急筹资全、产品积压、换季为借口挂出虚假打折的价格牌,企图向不明真相的人甩卖商品。实际价格一点没降。
(2)打折风景。打折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演变为一种商业销售程式,好像无折不成店似的。在正时的旺季,一些出厂的产品或刚上架的商品便打折销售,挂上花花绿绿精美的打折牌,来引诱顾客。因为没有人知道产品原来的价格,打折的真实性则无从考究。有些名牌老店,不顾物价规律,急功近利,把原价虚浮到进价的两三倍甚至更多,然后再虚伪地打一个折,此时打折价仍然在进价的一倍以上。更有贪婪的商家竟然把假冒伪劣品掺杂其中打折,有时攫取的利润高达两至五倍也不足为奇。令许多追时髦的消费者盲目竞购。商家的收银处人来人往,巨大的“打折利润”滚滚而来。据上海市物价局介绍,有一年在徐家汇大洋洲百货,泳装区“三至五折”广告牌十分诱人,可抽取若干件,只见五折,不见三折。再查鞋柜,正打八折,向售货员索要原始记录时,售货员咕哝嘴答不上话来,说什么从鞋厂进货时已打过八折,真是张冠李戴。在二楼女装部,服装有红绿两价,绿为原价390元,红为现价137元,细心的人发现红牌下还有一张标有195元的旧牌。说明已削过一次价,如今是“梅开二度”,而绿货却不削价,真是用心良苦。
(3)幕后有戏。有年暑假临近,好多空调厂家打出低于出厂价销售的招牌倾销空调。一台出厂价5800元的空调机,不少批发单位的售价仅为5150~5200元,零售店的价格也只有5300~5400元。厂家造出舆论,说价格倒挂的主要原因是厂家返给批发商的利大,只要销得多,商家仍能赚补给的钱;有些经销商低价销售以便挪用所得资金于高盈利的行业;恶性竞争促销,大鱼吃小鱼,抢占市场等。仔细分析一下,这仍是厂家搞的更高层次的虚假打折。因为没有人知道厂家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如果成本仅为2000~~3000元的话,无论怎么倒挂仍有大利可图!
虚假打折的本质早已为各界所认识。1996年9月18日《法制日报》刊登的胡梓坚的漫画对此进行了绝妙的讽刺。画上有位商家想搞打折销售西服,但他“不会”计算,于是就去问一位戴眼镜的数学老师该如何标价,问:“我想卖80元,算六折,原价该标多少?”一句话,问得何等透彻!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