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深圳收债】最低价、跳楼价、伤心价——鳄鱼的眼泪

    发布日期:2020-08-25 15:46  浏览次数:

    俗话说,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商家所有的骗销诡计归根结底是通过各种宣传或展示来误导、招徕顾客消费,或宣称商品质优,或承诺分量足,或搭配小东西如奖品,或许诺服务良好,最多的最常见的还是变着法子叫嚣便宜。便宜是大多数消费者抵不住的诱惑,商家玩弄的花招也最多:

    (1)“降价优惠”。优惠的原始意义是建立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价格和市场行情均知晓的基础上。随着原材料、新产品开发加快,人们对市场渐渐陌生了,于是商家悄悄把价格提上去,再来个降价销售,获取厚利。如泉城一家信誉颇好的商店在报上以显赫的字眼承诺:羊毛衫降价50%。工商部门把进价与售价一对照,大部分降20%~30%,少数降40%。有位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买了条说是全市最低价的裤子,回家向妻子炫耀时挨了一顿批,恰巧妻子买了同样的裤子,比他的还便宜10元钱,才知道自我标榜的最低价不过是骗人的把戏。

    (2)编造动听的降价理由。诸如“房屋拆迁,半价抛售”,“本店转行,急于抛售”之类。好像是1996年,笔者在上海看到南京东路华联商厦东边电力大厦西边的一片土地搞拆迁,路旁一家孤零零的二层鞋城岌岌可危,四周是残砖断瓦,鞋城门前挂出巨额横幅:房屋拆迁,皮鞋大削价!但见店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批顾客三两双的皮鞋往外提。笔者进去仔细审视,一般化的皮鞋仍然卖160元左右。此种鞋在上海随处可见,不远处的店就比它便宜一二十元。真后悔当时没带相机留下这珍贵的一幕。还有所谓“清仓大甩卖,出血大贱卖”、“欠债还钱,一律x折”的。合肥城隍庙商场有次从二楼垂下一条幅,上面几行小字写道:“因家遭不幸,急欲奔归,血本出让筹措路费”,旁边一把利剑刺穿一颗滴血的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商家接钱时竟是满脸得意之色,毫无奔归之意。纯粹都是鳄鱼的眼泪。

    (3)微利销售。一些商家为追逐客源也居然打起了微利销售的幌子,滥将“廉价商场”、“平价商场”“批发商场”等作为店名悬挂,其实出售的尽是些残次变质品或积压滞销品。

    (4)次货高标。一位商人进了一批童装,标价10元一件,无人问津,可后来标价50元一件,没过几天销售一空。还有的新货恶价,即恶意提价。如1997年名列全国十大零售商场的杭州市某百货商店里,广州恒扬制衣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女式黑色麻纱时装衬衣,7月15日之前的标价是248元,7月15日之后的标价竟跌至38元。这说明该衬衣原值不过一二十元,38元还能赚取不少利润呢!怪不得广大消费者甚至商业行业的资深人士、经济界人士都惊叹:“看不懂了!”

    一套标价1500元的西服,讨价后三四百元即可成交。有的皮夹克标价2000元,实际成交价仅为七八百元。北京有段时间影楼的价格上至2万元,下至几百元。有的照张相片由15,000元降至9000多元,10,000元可降至5000多元。其原价的水分可想而知。

    (5) 赈灾降价。南方一家鞋城宣传:旧鞋折价买新鞋,商家把旧鞋翻新后支援灾区。一女士猛然间看到一双“八折优惠”的名牌鞋的标价比周围商店同样皮鞋的正价还高几元钱。这种爱心实在让人怀疑,不知该鞋城使用何技术把那些少皮无毛的皮鞋翻新让灾民穿。

    泉城一商家把部分积压多年的残次品不做任何说明混杂在季节性削价的羊毛衫中,利用争购忽视挑选的特点一并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