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产品被假冒,厂家利用高科技手段在产品包装上增加了防伪标识。但是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开未就此罢休,他们千方百计仿制防伪标识,贴在假冒产品上大摇大摆地进入市场。这些与真品几乎不差分毫的假标识,有的是从民间回收的旧包装,有的是从倒卖标识的不法商贩手中收购的,而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专门制售假防伪标识的地下黑工厂。如北方某县,工商管理部门对全县销售的“茅台酒”进行检查,竟无一瓶是真的。山西某市的图书批发市场,全部的教科书都是盗版印刷品,错字连篇。在北京,行政执法部门曾查封了一个非法制售假冒保健品的加工点,起获了“十全大补精”等大批假冒保健品及各种知名保健品的包装盒(瓶),而这些保健品一律是用淀粉加香精制作的。在上海市区一居民楼内,有关部门一次杳出“农夫山泉”假冒商标20万个。此类事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