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深圳收债】常见的骗销伎俩——反季销售

    发布日期:2020-08-25 16:27  浏览次数:

    骗销伎俩恶性发展。骗销商家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绞尽脑汁,呕心沥血,百般生法子欺骗愚弄刚接触市场经济、消费观念处于启蒙状态的消费者,把伪劣商品推销出去。反季销售又是其中的一个恶招。

    反季销售是指商家故意在相反的季节里推销不是那个季节里的商品(有的也不是积压品),如酷暑卖棉大衣、严冬卖凉鞋或雪糕。表面看,反季销售是商家为盘活资产,处理库存商品,在反时季节里降价销售的促销方式。它利用了消费者多年形成的购物心理定式,好像反季的商品就一定是处理品、特优价、便宜。其实不然,无孔不入的奸商正是利用消费者的这一心态,在反季里低价进、高价出兜售伪劣商品。

    以往,反季销售只出现在换季时。比方说,春风吹来时甩卖冬装,凉爽秋季时处理衬衫。可现在,商家把各种骗销手段都尝试完后,想到了化腐朽为神奇,把传统的反季促销引伸发挥,故意拔高,强化为一种销售形态。

    2000年夏季安徽合肥商界就爆发了荒唐的反季销售潮。酷暑难耐时,许多商厦反其道而行之,纷纷开出反季销售专柜,诱招客户。销售的商品有羽绒服、皮衣、毛大衣、太空棉衫、保暖内衣等。一件毛大衣在冬季时的标价是4000多元,反季时一般打3~5折,诱导一些会过日子的消费者争相购买。岂不想想,3~5折也要1200~2000元。而这种衣服谁又能知道它的进价到底是多少,说不定只有五六百元。打折后还要赚100%的利润。更让人无颜面对自己的是,到了冬季,你会突然惊讶地发现夏季时花1500元购买的削价呢大衣,如今怎么降价到700余元?!一斤纯羊毛多少钱?织成的料又值多少钱?加上工钱、税收、运费等费用都按每过一个厂商翻一番最后也不能值1000元。怎么反季时3折后还要卖到1200~2000元?世界到底怎么了,是消费者智力倒退到一个傻子的水平,还是商家太狡猾了?反季销售不光是处理存货,它还演变成了高价骗销的又一伎俩。

    有趣的是,合肥一些街边店看反季销售暗藏玄机,也跟上仿效。但他们忘了,街边店没有空调,挂出来的花花绿绿的冬装根本就无人问津。大热的天,谁去汗流浃背地试穿?看来,骗销并不是光有理念就行,还要有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也算是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名词的又一个注释,就像过去西方一位投机家,把贫困地区的工人带到发达地区干活,以为还可以发很低的工资,哪知道他们一到地点就跑光了。

    其实,反季购物对消费者来说一点也不合算。首先,现在产品更新换代那么快,三个月后的正品就会大降价,没法断定反季里的商品就一定便宜。特别是消费品,就根本不存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事。其次,反季购物的消费者大多是经济不宽裕的人,买了放着要占用本来就不多的资金,还要失去正时购物的人生情趣,实在是弊多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