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深圳收债】常见的骗销伎俩——溜话皮

    发布日期:2020-08-25 16:49  浏览次数:

    “溜话皮”是淮北地区的方言,意思是顺毛驴,学说别人说过的话。有的商家从中受到启发,对售后服务占主导功能的产品采用“溜话皮”的手法高价骗销。“溜话皮”是占用社会信息资源为己服务。比方说,一些防雨的单位、工厂,怕雨的产品往往是大面积地摆放,防雨困难。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他们来说简直成了维系其效益的生命。而中央台气象预报虽然也较准确,但不能具体到某个县乡镇,而且时间较长(一二十个小时)。地方气象台又不规范,难以解决生产单位防雨与作业的短时矛盾。这时候,一些商家或气象服务公司便打着确保天气预报准确的幌子,通过虚假售后服务用溜话皮伎俩骗销气象产品或延伸产品。

    安徽萧县一家气象产品(音像器材)销售公司,到本县和附近县乡镇的砖瓦窑厂,兜售大喇叭、传声机,许诺凡使用该公司产品将享受免费售后气象服务,及时预报天气,百分之百准确,万无失,比中央台、地方台都准确,有专门的气象工程师播报。原价100多元的淘汰喇叭、无线电传声机,售价竞高达800多元。不明就里的砖瓦窑场信以为真,好像真的终于找到了防雨的办法,欢喜得不得了,纷纷掏钱购买。哪知该公司玩的手法是看天做预报。

    特别是在夏季,一看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暴雨将至,就开始发布天气预报,赶忙通过喇叭高喊:“请各砖瓦窑场注意,雨来了,抓紧盖好防雨布。今天的雨不小,还有大风。”——雨何时停,先唱个歌、说段相声、来段豫剧,接着几个广告后再听预报!

    看来,任何事物都可能被当成骗销的载体。“不怕销不掉,只怕想不到”确是一句至理名言。此种伎俩恐怕连美国哈佛大学营销专业的教授也会惊叹这些人的智慧。这是标准的超越法律,比虚假炒作还要精。

    销售领域的伎俩非常多,我们一时难以穷尽。销售伎俩不是孤立的,是相互渗透的。骗家往往是全方位施诈,同时用多个骗术,环环相扣,只要消费者进了他们的目标圈,很难逃脱被宰的厄运。这就需要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或接受服务时擦亮眼睛,自觉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虚假诱惑,提高识假防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