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欺诈作为一种不健康的经营形态,具有如下要素:
1.欺诈主体
欺诈主体分为施诈方和受诈方。施诈方指经营者或其装扮者,包括单位、法人、实体和个人,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合法经营者指国家明令允许经营的项目或范围,开始时有被批准的营业执照、许可证,有固定的场所、相应的资产及技术力量等,但在经营的过程中变了样,走了调,以不实业务为幌子,骗取他人钱财。像企业转让没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劳动力密集的企业通过不停地变换用工搞寄生经营,中介公司无视职业道德设圈套骗人,注册的传销公司违规运作,出版单位借出版《名人大典》、《文集》之名将作者沦为读者,厂商仿冒他人品牌恶意造假以及商业领域不断翻新的骗销伎俩等。湖北籍的何光华,在福州办“私立贵族学校”时也曾拿到过市教育局及有关部门的批文,但后来偏离了原来的宗旨,把提高教学质量置之脑后,一昧心思捞钱。证券市场上的虚拟业绩、股票经纪人出于各种目的故意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股民等都是合法经营者干的。
非法经营者没有完备的经营手续,如注册资金不到位、时常变更经营场所、经营者素质低下、经营不当的行业,像皮包公司、投资欺诈、民间非法集资等都属这种情况。他们往往伪造手续,目无法纪,肆意发布虚假广告,与客户或服务对象进行虚假磋商,诱骗他人人瓮。
受诈方多为社会大众,既是分散的社会自然人大众,也可是若干平行的单位、团体或法人,或两者都有。如向某地大型待建项目空手道投资,最后都要骗取当地银行的贷款,直接欺诈的是当地多家平行的银行;变造虚假证明,发包莫须有的工程项目,收取多家建筑单位的合同保证金,欺诈的是多家建筑单位;转让没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欺诈的是众多接产方;非法集资、虚假劳务、招聘圈套欺诈的都是不确定的社会大众。
2.大众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一种信息在媒体上得以传播让多人同时知晓的一种宣传载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户外广告、口碑相传、邮寄商函实物展示等。它的发布者为商家,其接受对象为社会大众。一般地,生产如酒类、服装类、牙刷、牙膏、卫生巾等日用品或生活用品的商家喜欢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生产生物保健品的商家往往在一个地区散发自印小报;有固定处所的百货商店方便地挂出户外促销广告;民间集资和非法传销大都喜欢口碑相传的形式,通过亲朋好友、证人向外滚动辐射信息;拍卖预展和订货会必须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做到先看才能后买;一些信息服务机构和文化出版单位,通过邮寄商函寻找客户;等等。现在,广告已成为经营者推销商品或竞争获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3.欺诈性商业操作
一切经营行为都可称得上是“商业操作”,但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欺诈性的商业操作主要是指发布虚假广告、签订无效合同、提供不实服务、推销伪劣商品等经营行为。
发布虚假广告指别有用心的经营者通过合法或非法渠道在传媒上发布不实的广告。如陕西某江湖郎中吹嘘自己发明了一种治癌新药,在北京的8家传媒上刊登广告,颇有蛊惑力地声称:该药有效率达98%,荣获美国金奖,曾被北京的首长请去看病,治愈病人xx人。还说广州已有一家公司愿出3000万元一次性买断该药的生产权。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去陕西找他时,此人早已逃之夭夭了。
签订无效合同指不法商家利用合同的承诺性、肯定性误导对方践约而自己违约的骗人把戏。它的得逞是市场法制不健全即法律的追索机制差造成的。四川成都川江羽绒厂在1993年为拓展独联体服装市场,与俄罗斯的公司签订协议,出口近300万美元的羽绒服。货物如期发出后,货款却不能收回。四川派去的讨债人员到了莫斯科就被外方公司收买,与俄方一起继续设计骗局套取中方财物。
提供不实服务即服务中的短斤缺两、掺杂使假等,它大多发生在预付款的格式合同中。1997年11月,吉林市流动人才就业训练中心和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劳务中心与科威特国际劳务集团公司合作办理去科威特劳务输出。每人收取各类费用2~4万元。这批人到科后,不仅许诺的工作是假,全部沦为家奴,甚至吃不饱饭、遭主人欺辱等。①再有个别婚介机构与职介机构不顾职业道德雇托帮衬,欺骗求婚者和求职者,都是典型的不实服务。
制售伪劣商品已成为当前商业领域突出的问题。有的商家开地下工厂恶意造假,有的采取各种虚假的宣传手段激起大众的购买欲,以骗销假冒伪劣商品,攫取高额利润。
4.误导或欺诈
“误导”是指骗家通过虚假的言行、暗示或处心积虑的场景布置,使受诈方产生错误的判断、联想、想象、分析、理解,从而被诱骗跟进。实际上,骗家的背后隐藏着欺诈的意图。像深穗一带家喻户晓的香港刘盈福虚假捐赠一案,因为刘氏冒充大款四处认捐,使人认为他是个家财万贯的大善人,从而误导银行向其贷款,误导肇庆市政府在捐赠不到位的情况下给予回赠。再如北京出现的以维修热水器为名的骗子,他们印制的数万份贴在居民楼过道里的小广告这样写着:热水器发现黄火苗、异声异味及各种故障须停止使用,立即向燃气服务中心报修等,并印有电话号码。单看数字无甚不妥,一切均在暗示之中:一暗示为公益广告;二暗示为xx燃气服务中心所为(天知道北京有没有这个中心);三暗示电话号码为报修号码。其圈套之隐蔽,让粗心人很难察觉。
“欺诈”是指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以并不存在的产品或服务来诱骗顾客跟进的行为。如以患者、医生的名义、形象证明治愈率、根治、最佳、药到病除、完全无副作用等绝对化语言和文字来发布医疗广告诱骗患者等。再如火车上有人散发的传单,粗体黑字,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写着:“祝君一路顺风,旅途平安,严禁危险品上车!”下面是小字目录:从人口中吐出动物、有六个心脏的女孩、哪些地方的男子可以借妻生子等。每本索要1.2元,实际买过来一看,不过是几页薄纸,奇文全是报刊文章的摘录。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