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问题解答 > 正文

    【深圳收债】虚假广告——商业谣言

    发布日期:2020-08-25 17:45  浏览次数:

    商业谣言也属于虚假广告的一种。它是以恶意虚假的信息蒙骗公众,争夺资源,诋毁对手的神经战。其表现最多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用气候变化、政治环境、封建迷信等谣言刺激消费。其特征是经营者为推销商品,故意散布某商品不进口、某商品不涨价等虚假信息,或制造一种非购买某商品不可的氛围,使积压的商品畅销不衰。如1994年夏季,辽宁某市粮店面粉积压,怕天热不易保存,便放出面粉要大幅度提价的风声。于是各地掀起了空前的抢购风,一时间大小粮店的面粉销售一空。再如1997年4月17日晚10时许,安徽无为县几个不法商贩向全县35个乡镇打匿名电话,称当夜11点40分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顷刻间全县130多万人几乎都露宿街头,整整持续了3日,防雨塑料薄膜、矿泉水、方便面等应急物品皆供不应求。苏北某县一家针织厂因市场预测失误,盲目生产的一大批红色针织内衣销路不好,厂长绞尽脑汁,散布商业谣言,说老天要降祸于人间,穿上红色内衣就可以免受灾难。不几日,订购红内衣的订单纷纷飞来,半月存衣销售一空。还有1994年7月,广东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上海某大报上刊登通栏广告,为衬托它生产的某口服液能“为你体内装一台空调”,声称上海市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20多天”,事实上上海中心气象台的气象资料表明,该年夏季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只有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