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赖账的人,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要以确凿的证据,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这样做是最后的办法,应当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武老汉是河北省某县的小百货个体户。他见许多个体户靠制蜡走上了致富之路,也想自制蜡烛出售。于是,武老汉来到北京,找到同乡王某,请求王某帮助购买石蜡。王某当即答应帮助购买。不久,王某来到武家,告诉武老汉他已搞到石蜡20吨,让武尽快准备17000元钱,交款提货。武老汉听后大喜,急冲冲地来到该县工商银行贷款17000元,并按照王某的吩咐,将款汇至王某指定的一个工业供销公司账户下。随后,武老汉即乘车来到王某处提货。见面后,王某突然提出每吨石蜡加价30元,让武老汉再去筹款。武老汉一盘算,觉得按照加价的原料制蜡难以盈利,便决定不买了。于是二人商定由王某将款汇回武老汉处。岂知武老汉在家左等右盼,就是不见款汇来,他心急如焚,顾不得路途遥远,几次跑到王某处索要欠款,却都被王某哄骗回去。后来,王某索性避而不见武老汉。这下武老汉才知自己是上当受骗了。
武老汉一家15口人,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刚出世不久的小孙子,全家生活靠经营小百货店维持。生活虽说不太困难,但也不很富裕。而现在一下子就欠了国家17000元的贷款债务,日后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呀!武老汉整日唉声叹气,却又一筹莫展,想去找王某拼命。正在这时,有人指点他去人民法院告王某。老汉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法院,法院受理了武老汉的起诉。经调查,证明武老汉所述符合事实,并查明王某已将武老汉的全部货款作为还款抵偿给王的另一个债权人。法院立即传唤王某来院,严肃指出其拆东墙补西墙错误的严重性及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王某深知法网恢恢,难以逃避,不得不承认了错误表示立即还款。两天后,王按法院要求,将17000元现金、200余元利息和武老汉追款往返的差旅费一并交到法院。从武老汉起诉到追回欠款,法院只用了5天时间。老汉拿到欠款后,不禁流下感激的热泪。他发自内心地说:“我一个外地个体户,大老远跑来打官司,原想你们多少也得偏向点本地人,作梦也没想到你们为我想得这么周到,连利息、往返车费也让被告赔偿了。
当遇到赖账者的时候,通常中国人习惯想尽各种办法催账,而不愿意打官司,怕伤和气,而奸商正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特点,跟你磨时间,抱着“百年不赖,千年不还”的态度,最后磨的你疲了,他也就达到目的了。
在催账时,优秀的律师首先就想到打官司解决问题,开始的调解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并不是把最后解决问题的希望押在调解上。当然如果调解能解决问题,大家都高兴,毕竟省了不少麻烦,也节约了人力财力。对成心赖账者,一般调解不可能解决问题,早一点诉诸于法律就能早点解决纠纷。在不少案例中,当你拿起法律武器的时候,赖账者往往慑于法律的威严,主动还账。事实上,赖账的人也欺软怕硬。他们心里很明白,和法律对抗,绝对没有好下场。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