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法律权利】公民的消费权利——获取相关知识权

    发布日期:2020-04-13 13:53  浏览次数:

    概念:

    就是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法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3条: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案例或现象:

    房的相关知识比较欠缺,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并不科学,体现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不成熟。他们非常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购房知识和相关的法规。购买住房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多重人为规定的手续,让交易的每个环节,让产权的方方面面都立有字据,以公示和目前住房市场上,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消费者对于购买商品约束于当事人和公众。如果说购买彩电的过程包括:选择、何款、搬运、安装的话,那么,买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可以说购房不是一件简单的个人行为,它需要一个法律环境和公众环境支持,它是一个具有公示性的行为。如果在立契、办手续的各个环节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产权界定不清,权能不全,这就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权益上的纠纷和生活上的烦恼。所以,要求消费者应该具有更多的法律意识和相关知识,切实转变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买彩电,搬运到家可以委托商家代办,但买哪一款还要自己选择。买房子也一样,你可以委托开发商、代理商、律师代办各种手续,但运作的道理你必须清楚,主意还是要你自己拿,只有这样才能把钱花得明明白白。

    律师提示:

    该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获得教育权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知悉真情权的延伸。消费者的获得教育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知识一般是指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相应的消费知识,有助于消费者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一般是指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消费者权益施以保护的知识。消费者如果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就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因此,对于经营者来说,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时候,同时也应该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经营者如果没有及时提供,消费者应该提出要求,但经营者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当然,作为消费者也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厂商与消费者在信息、实力等方面存在差距,也就是说消费者相对于厂商是个弱者,厂商有责任指导和培训其相关的使用知识。所以,今天强调消费者要接受教育,获取相关知识,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保护消费者的接受教育权,才能使消费者更好的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以使其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技术性能较强的技术产品,生产方或供货方有责任为使用人员负责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