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法律权利】什么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同故意犯罪有何区别?

    发布日期:2020-06-11 16:16  浏览次数:

    刑法第十二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面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这就是说,一个人虽然主观上并无犯罪意图,但由于他的某种过失造成了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有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其特征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因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严重事故。例如油库管理员,在油库附近吸烟,因疏忽大意将未熄灭的烟蒂丢在油桶边而引起火灾,这就构成过失犯罪。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其特征是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例如一个司机,对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过于自信,在闹市地区违章驾车,车速过快,结果造成重大事故,这也构成了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两种主观心理态度完全不同的犯罪。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是行为人主观上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不存在故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问题,而是由于疏忽或者过于自信,而造成了对社会危害的结果。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由于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远比过失犯罪为大,因此刑法对这两种犯罪规定的刑罚也有明显的区别。刑法只对过失行为己经造成严重后果,并在刑法中有规定的,才定为犯罪。比如司机在闹市违章超速行驶,撞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但这人并未受伤,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司机虽有过失,但没有构成犯罪,所以不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只负违章责任。过失犯罪在处罚上一般也比同一罪名的故意犯罪轻。以伤害罪为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只要构成伤害罪,不论重伤还是轻伤,都应负刑事责任;而过失伤害,必须致人重伤才追究刑事责任。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的则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决不能低估过失犯罪在客观上的危害性,对那些由于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很大危害的过失犯罪,一定要依法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