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被告人怎样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发布日期:2020-08-27 21:45  浏览次数:

    要求被告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赔不赔与赔多少,被告人的主观态度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他的赔偿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被告人的赔偿能力,有以下4种情况:
    1.有足够的赔偿能力;
    力,有以下4种情况:
    2.有部分赔偿能力;
    3.暂时无赔偿能力;
    4.毫无赔偿能力。
    一般处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
    (1)被告人有足够的赔偿能力,这种情况比较好处理。他如不愿赔偿,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可以依法律规定靠强制执行赔偿。
    (2)被告人有部分赔偿能力,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也举不出证据说明其有全部赔偿能力,可以在尽量大努力的情况下只赔偿一部分;他也可以请示亲属 ,或者 同意亲属代替赔偿。
    (3)被告人暂无赔偿能力,但愿意赔偿,在有实际担保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调解或者判决分期赔偿。
    (4)被告人确实毫无赔偿能力,其亲属也不愿替他赔偿,经查属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又举不出证据说明其有赔偿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既不应判决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也不能要求被告人在服刑期满再行赔偿,应只做刑事处罚。
    (5)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共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原则上是根据
    每个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赔偿金额。如果有的被告人确实
    无赔偿能力,可判处其他被告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
    130条规定,2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刑事
    附带民事诉讼,在处理民事赔偿部分,应当遵循《民法通则》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