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动产质押与抵押有什么区别?

    发布日期:2020-10-17 16:45  浏览次数:

    所谓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提供动产质押的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动产质押与抵押的区别为:(1)担保法律关系的标的不同。动产质押的标的为动产,不包括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动产,也不包括不动产。而抵押的标的主要为不动产和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动产。(2)担保合同生效的条件不同。动产质押要求必须转移质物的占有,因此,动产质押合同生效的条件为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而抵押要求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故抵押合同生效的条件为:①法律要求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合同生效的条件为办理抵押物登记。②法律不要求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3)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动产质押因须转移质物的占有,故出质人丧失对质物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其处分质物的权利也受到限制。出质人对质物在质押期间所产生的孳息(收益)是否享有所有权,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否则,孳息归质权人所有。质权人因占有质物而依法承担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以防止质物贬值,否则,质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而抵押因不须转移抵押物的占有,故抵押人对抵押物仍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条件下的处分权利。抵押人同时也要承担正当使用抵押物以防止抵押物贬值的义务,否则,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要求抵押人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