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一经当事人双方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完成所承担的工作或任务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有权获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完成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工作或任务;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并提供符合法律和合同规定的生产、工作条件。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任何一方不得任意变更和解除。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还表现在任何一方违反劳动合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谓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因过错致使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民法中关于违反合同的责任条件同样可适用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条件。这些条件是:(1)有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要有经济上受到损失的客观事实;(4)行为人的过错与经济上受到损失的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凡是符合上述四个条件,行为人就应当承担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此外,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表现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纠纷时,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