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法律常识 > 正文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为什么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发布日期:2020-10-19 14:24  浏览次数:

    劳动法要求从事特殊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这不仅是对用人单位在特种作业岗位上使用劳动者的一种特别要求,也是对从事特种作业劳动者自身的要求。
    特种作业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对操作者、对他人和周围设施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破坏。特种作业的技术含量高,对劳动者的操作技术要求也高。因此,只有经培训掌握了特种作业的技术才有可能从事特种作业。否则根本不可能从事这一作业。但仅仅经过培训还是不够的,经过培训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就达到了从事特种作业的水平。特种作业要求的标准是较高的,因此必须进行考核,以确认其是否达到了从事特种作业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水平。只有考核合格者才发给其操作证书,没有操作证书不能从事特种作业。劳动安全卫生的监察也包括对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有作业资格的审查。没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能上岗操作,而要取得操作证就必须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劳动者只有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提高设备危险性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只有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才可上岗位,否则将产生一系列的后果。无特种人员操作证而从事特种作业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责令其从事特种作业,劳动者不懂得应当取得操作证,或者虽然知道但没有拒绝用人单位的安排,冒险作业。对此首先应当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劳动者承担次要责任。二是劳动者自己要求从事特种作业,并称拥有操作证,对此用人单位安排其从事特种作业,劳动者应承担主要责任,用人单位也要承担责任。因为无论如何用人单位在特种作业岗位上使用劳动者,应当先进行上岗培训,并要求其出具特种作业操作证,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若劳动者经过培训取得了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那么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发生了事故,则是从操作规程的遵守,从事故的性质、责任方面进行分析,是属于工作问题、职务性事故。而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发生了事故性质将发生变化,责任将大大增加。这一点务必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