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房产纠纷,我上诉到法院胜诉,但是对方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怎么办?
刘新
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算起,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个人的为一年;双方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六个月。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申请执行的期限与一次履行的规定期限相同。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时,应提出申请执行书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
执行人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应当十日内了解案情,并通知被执行人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如其在此期限内仍拒不履行,法院即可强制执行。
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有以下几种:
1.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储蓄存款或者劳动收入。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供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对于法院为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储蓄、存款或者劳动收入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办理。
2.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实行这种措施,必须经法院院长批准。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他的成年家属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的工作单位和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对于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应加贴封条、写出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交被执行人规定期限,责令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法院可将查封、扣押财产交有关单位收购、变卖、转交申请人
3.指定交付财物或票证。当事人以外的人有该项或者票证的,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强制执行。
4.强制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判决腾房或退地的案件,在强制执行时,由法院院长签发公告,通知被执行人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逾期不履行的,由执行员强制执行。执行员应当将强制执行情况记入笔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
5.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的形式,如指定房主在限期内修缮出租的房屋;指定加害人在限期内修好损害的东西等。不作为,如不准被执行人实施某种损害对方权益的行为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执行员应当通知被执行人履行;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如果被执行人有严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可以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是允许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