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产继承纠纷中,经常听说这样的情况: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与子女发生财产争执,特别是继父母与新子女更容易在这方面发生矛盾。有的子女提出,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遗产,应平均分割,一人一份;而活着的父或母则提出,我还活着,家里的东西都属于我,没有你们的份儿。双方各执词,争执不下,告到法院。法官说先析产后继承。请问什么叫先析产后继承呢?
房者为
析产与继承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析产,又叫分析家产,也就是平常说的分家。这是作为财产的共有人对家庭的共有财产进行分析分割。共有人对共有财产都有所有权。分析时,根据家庭财产的具体情况,共有人可以各分得自已应得的一份
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继承死者生前所有的财产。
因此,家庭中的财产既有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也有属于家庭成员各人所有的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各人所有的财产应归本人所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处理。这说明,家庭中的财产,不能因夫妻一方死亡就都成了遗产,而只有属于死者的那部分财产才能作为遗产供继承人继承。因此,可以看出,在解决遗产的继承问题以前,应首先对家庭财产进行分析分割清楚后,再解决遗产继承的问题。这就叫先析产后再继承。
《婚姻法》规定,先将共有财产分割一半左右的分额,归夫妻未亡一方所有,余剩下的属于死者的那一半才算遗产。解决遗产继承冋题时,《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配偶与子女都是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都有平等的继承权。在划分遗产分额时,应优先考虑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未成年子女,其他继承人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可各继承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