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如何不仅反映了这个人的能力素质及其潜力,而且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量与日俱增的社会里,从事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有一定的或者充分的知识准备才行,否则,你的劳动将会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
讨债人员也是如此,要想讨债获得成功,讨债人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比如仅仅只具有数学知识或逻辑学知识是不够的。
讨债人员必须是知识面较广,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
所谓“T”型知识结构,就是说作为一个讨债人员,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不仅在横的方面有广博的知识面,而且在纵的方面要有较深的专门学问。两者构成了一个“T”字型的知识结构。
从横向方面来说,讨债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政策;
②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③文学及逻辑知识;
④一般社会知识及公共关系知识。
从纵向方面来说,讨债人员应当具备的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熟悉《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及有关的法规、法
②熟悉产品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变化范围;
③熟悉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核算;
④懂得谈判心理学和行为科学
⑤有较丰富的讨债经验及应变能力。
以上各种知识构成了一个成熟的讨债人员所必备的条件也是一个称职的讨债人员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否则无法应付各种复杂的讨债任务,更谈不上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了。
可见,讨债人员的“T”型知识结构,是讨债中的基本要求。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会在讨债过程中出现某种盲目性,或者坐失良机,或者讨债不成战败而归。
因此,讨债人一般应当具备法律学、经济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
法律知识与讨债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讨债本身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说,没有法律知识根本无法实施讨债行为(现在社会上所谓的“黑吃黑”的讨债办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可是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在我国四处奔波的讨债大军中,除小部分律师等专业法律工作者外,大多数是没有或者少有法律知识的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运气好的人也能替债权人讨回债来,不过有这种运气的人实在少得很,以致于象这种成功的例子在所有讨债案例中属于特例,相当多的人往往都是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有些人甚至不仅没有讨到债,自己反而还被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应该是讨债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因为讨债行为本身就是一项法律行为。另外,虽然说讨债是合法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法律对讨债的保护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具有法律知识的讨债人才能时时将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的保护伞下,有理有据地同债务人进行交涉,直到债务人同意迅速履行债务为止。而没有法律知识的人就难以将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在实际行动过程中,他们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而哪些行为则是违法的,对自己的行为找不到法律依据,因而在债务人软泡硬磨等手段面前无计可施,找不到恰当的办法和债务人继续交涉、纠缠,从而使讨债陷入僵局。
另外,有些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债务是有意想拖欠甚至想赖债的,碰上这种人仅仅是晓之以理往往是办不成事的,懂得法律知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根据法律条款灵活、变通地同债务人进行不慌不忙的周旋。比如讨债人在债务人上班时间之内呆在他的办公室不走,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虽然会影响债务人的正常工作,甚至有可能打搅了他的一些业务往来,如果是普通人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但对讨债人来讲却不算违法行为,因为讨债人在上班时间打扰债务人并不是无故捣乱,而是因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所以说讨债人的行为合法,当然法律条款上是没有这样明确规定。再比如对那些存心赖债的债务人,讨债人向其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同事或者客户用户等宜传其赖债不还,并不是故意损害债务人的名誉,不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办法的使用是有一定的极限的,超过了极限就是违法行为。那些没有法律知识的讨债人通常是凭感觉行事,有时甚至是凭一时的激情行事,因而常常超出法律保护的界限,干出一些违法之事,结果导致不仅没有讨回分文债务,自己还将承受法律的惩罚。比如某厂曾供给某公司价值十万元的货,某公司拒不付款,一气之下,讨债人便请了几个人,将当初代表公司签订合同的人抓回厂里做人质,结果货款没等到,却等来了公安人员。
由上可见,法律知识对讨债人员实在是必不可少。尤其是我国的《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文典的内容、具体条款,讨债人应当熟悉,能背诵最好。其它的诸如国务院颁发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等也应当熟悉其内容和条款,熟悉了这些法律、法规,可以给讨债人带来很多方便,使讨债人少走许多弯路。
经济知识
经济知识的范围很广,有经济管理知识,有市场经营、市场销售方面的知识,还有财政、税收、会计、金融知识等等,经济知识与讨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从某种角度上讲,债务往来大多数都是经济往来或者金钱往来。因此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对讨债人来讲实际上多了一种讨债的手段和方法。比如讨债人具有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他就会利用这些知识为讨债目的服务,当债务人故意拖欠或存心赖债之时,讨债人就可以同债务人所在地银行进行协商,让银行方面支持讨债人的行动,从金融这个渠道催逼债务人履行债务;同样讨债人也可以和债务人所在地的财政、税务部门磋商,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从而从税收、财政的角度去迫使债务人偿债。
另外,市场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市场采购等方面的知识对讨债人讨债可能更有帮助。因为讨债人本身就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注意收集市场的各种信息,只有这样,在关键时刻,讨债人才可能正确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比如前面所讲到的,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之后,债权人的需求也可能随之而发生变化,如果讨债人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从市场变化的情况即可以和债务人商讨是否对原债务合同进行修改、补充或者干脆重新订立债务履行合同。
语言知识
语言是人类彼此进行交流的工具,讨债需要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和讨债的关联紧密。讨债人员有没有语言知识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具有语言知识的讨债人员表达能力强,他能准确地理解债务人的每句话的含义,明白债务人的意图和态度,还能够正确地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表达给债务人,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会是清清楚楚,不发生歧义;相反,没有语言知识的讨债人,既不能准确地理解债务人的意见,不明白债务人的真实意图,也无法将自己的意见准确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讨债人虽然口头上也能讲话,但是其讲话大多语义不明确,容易使债务人的理解产生歧义从而引起纠纷;没有语言知识的讨债人几乎不能写出结构严谨、用词精当的债务合同书,因此,只能被债务人牵着鼻子走。
逻辑知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不论其句法结构还是用词精当方面都不是很严谨的,往往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我们平常的思维过程也往往是前后颠倒、混乱不清。逻辑知识能帮助我们克服这些缺点,逻辑知识能帮助我们精确地运用语言、严谨地进行思维。而这些都是讨债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所以说逻辑知识对讨债也是极有帮助的。因为逻辑知识,不仅帮助讨债人准确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且还可以帮助讨债人识别债务人某些时候所玩弄的文字花招,比如偷换债务合同书上的有关概念等。逻辑知识可以帮助提高讨债人的分析能力、论辩能力、识别能力,使讨债人在同债务人的周旋、交涉过程中精当、思维清晰、论辩有力,使债务人找不到借口,找不到漏洞,使讨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心理知识
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讨债人在讨债过程中随机应变洞察分析债务人的内心动态也是极有帮助的。
心理知识不仅包括客观事物是如何引起人的心理反映的,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进行也即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等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同时,人的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及相互间的差异也是心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讨债人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以使讨债人能准确地把握住对方特别是债务人的个性、气质,把握债务人的情绪,掌握其性格特征,然后对症下药,相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债务人进行周旋。这一点在实际讨债过程中很有用,因为讨债人所代表的债权人的利益和债务人的利益是相对立的,因此债务人和讨债人之间很容易产生一种对立情绪,产生心理隔阂。讨债人如何迅速消除债务人的心理隔阂和对立情绪,关键就看讨债人是否能够把握债务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然后对症下药,相机行事。否则,讨债人和债务人彼此之间的隔阂和对立情绪就会越来越大。
另外,讨债人在讨债过程中应当随时洞察债务人对履行债务的态度和心情,没有一定的心理知识的讨债人就很难做到这点,从而就有可能错失良机,还可能会造成彼此之间新的误会和纠纷。比如债务人心里对履行债务是否有诚意这一点对讨债人就很重要,如果债务人确有诚意,而现阶段实在又无力履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讨债人就应当考虑是否允许其缓期履行,或者主动想办法帮助债务人积极履行债务。倘使债务人根本就无意履行债务,口头上却一再表明自己愿意履行,这时讨债人切忌上当而允许其延期或者修改合同等。否则,债权人的利益将遭受损失。
再则,债务人有时为了给自己制造机会找借口,在和讨债人的周旋过程当中,很可能会采用心理战术,比如债务人故意说些难听的话刺激讨债人,以使讨债人盛怒之下言行失态,从而债务人便名正言顺地要赖等等。对此,讨债人没有一定的心理知识,一是识别不出来;二是不知道克制,不懂得忍耐,结果就有可能中了债务人的圈套,不仅讨不回债,反而给债务人留下把柄,给债务人造成机会。
公关知识
讨债人员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公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交知识。公共关系既然已经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式,讨债人可以利用,债务人同样也可以利用,也就是说,在讨债人和债务人之间完全有可能发生“公关战”,比如债权人可以利用舆论宣传债务人如何赖债,债务人也可以利用舆论工具说债权人如何不守信用,讨债人如何无理取闹等等。这还算是公开的比较激烈的“公关战”,债务人还可以采取不公开的温柔型的公关战术,比如说对讨债人低三下四苦苦相求,动之以情等等,倘若讨债人没有一定的公关知识,不知道该怎样对付这种带有欺骗性目的的社交技巧,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是讨债人上当受骗,债务人达到目的,二是讨债人严正拒绝,债务人下不了台从而双方关系立即进入紧张状态。而如果讨债人员具有这方面的知识,知道该怎样恰当地处理债务人这种欺骗性的公关战术,既不使债务人难堪,讨债人自己也不会被债务人抓住什么把柄,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而继续交涉。
上面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知识对讨债的作用,除了上面的六种之外,其它的比如工商行政管理知识、社会学知识、传播学知识、信息学知识、情报学知识以及民俗学知识等等对讨债人的讨债行为也是十分有用的。知识越多越好,讨债人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应当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对各种场合各色人物都能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