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本来是服务行业面向社会和公众自我加压、接受监督、促进工作的举措,在20世纪末形成了一股风气。但当它被商家移植过来后,就出现了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的承诺,以此来愚弄消费者:
(1)不实承诺。辽宁一家112障碍台承诺:用户申告电话障碍,保证24小时接通。可有的电话坏了,一个礼拜后才接通。一位顾客在某商厦买了双皮鞋,一周后就开裂了。他找到该商厦“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办公室,谁知说了半天,差点没被售货员打出去。有的承诺油烟机不沾油,可买到家后只用一星期上面就黏糊糊的。
某商厦为招徕顾客,承诺凡在本店购物满500元、800元的,可分别享受9折、8折优惠,可3个月后此承诺竟不履行了。北京一家电脑公司承诺“一个月内包退包换”,可有位教授买台回家后,开始时是显示器跳,后来是彩色不稳,再后来连硬盘也找不到,死机是常事。电脑公司派人来维修过几次,一推一个月过去了,公司再也不认账了。
(2)降格承诺。把本应自己干好的本职工作、基本准则也当成承诺的内容。如有的部门承诺不搞以权谋私,医院承诺急诊室24小时有医生值班,商场承诺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国有书店承诺不出售黃色淫秽书刊;等等。似乎不这样承诺就没事干似的。
(3)胡乱承诺。有的看别的单位都承诺了,也仓促承诺几句。有家医院承诺“宁肯委屈死自己,不可委屈死病人”,实际委屈病人的事天天发生。一家商业银行提出人员站立服务的承诺,试想现在都普遍用了微机,站着如何操作?有的银行承诺所有客户的业务保证3分钟内办完,否则赔偿客户每分钟300元,试想有些大业务根本不是几分钟能解决的。有位游医在诊所的灰砖墙上写着:“凡服用本所秘方,必能生育男孩,否则十倍赔偿。”实际这游医在一个地方最多干不到半年。
2000年9月28日,合肥百大合家福连锁超市发布一个广告,称:“积满10分即可获等值返还”奖。谁知9月29日又出尔反尔,在《新安晚报》上登出《警告顾客》,说原来的承诺应为“会员购物积满10分即可获10元等值返还”。真是信口雌黄。




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