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账绝招 > 正文

    示假隐真催债法:笑里藏刀催债绝招

    发布日期:2019-12-13 09:53  浏览次数:

    把微笑挂在脸上,把真实的目的藏在心里。这在兵法上是种笑里藏刀、示假隐真的计策。笑里藏刀原意是外表和气内心阴险。在兵法上,笑里藏刀是一种外示柔和,麻痹敌人,内藏杀机,暗中策划的计谋。所谓刚中柔外、棉里藏针,口蜜腹剑,也是这个意思。
    把微笑挂在脸上,微笑应该是自然的,微笑是有目的的。在催债的活动中,微笑的目的就是为了追回欠款,不做无缘无故的微笑。微笑是要有针对性的,还要微笑得适当,得度。微笑缓解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冲突,债务人或许就马上还清了你的欠款。下面我们先看案例。
    案例:华宇服装加工厂与羽裳时装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按合同规定,由华宇服装加工厂为羽裳时装公司加工2500件真丝衬衣,于193年4月底交货;衣料、样品及尺寸等由定作方提供;每件衬衣的加工费为20元,共计5万元,定作方应于同年4月30日自提定作物,并同时付清加工费。至同年4月22日,承揽方即完成了定作任务,但在约定的提货和付款期限内,定作方仍未前来办理提货和交款。同年5月中旬,华宇服装加工厂派人去羽裳时装公司催讨债款,但都无功而返。
    羽裳时装公司原是一家小时装店。在经理杨某的苦心经营下,几年来发展很快,已发展成为拥有15家服装店的时装公司。由于发展太快,公司欠债很多,每天公司都坐满了讨债的人。杨某只好以各种理由推托搪塞。
    华宇服装加工厂得知这些情况后,虽恨之入骨,但还是以大局为重,决定用软刀子,用“笑里藏刀”这个武器来打动债务人杨某。于是,该服装厂派公关部的黄某去办此事。
    黄某决定深入“虎穴”,他跟杨某约好某日晚亲自登门求见。那天晩上,黄某如期赶到杨某家里。黄、杨二人初次见面。杨某心里内疚,十分尴尬,黄某为了拉近二人距离,始终微笑着,三句话不离本行,谈论两人都熟悉的服装,谈着谈着,杨某发现,两人的爱好及对服装设计的观点竟如此相似,顿生知音之感,杨某还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黄某评价。黄某一见之下,备加赞赏,并具体指出其中的优点,适当地提出其中的不足,假若那样做的话,定会更加完美。在黄某的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吹下。杨某简直觉得“生我者父母,而知我者黄某也。”黄某看时机已到,不失时机地提出厂里的困境,希望杨某予以体谅,是不是……。杨某一听此言,二话没说,立即签了5万元的支票交給黄某,“5万元不在话下,再亏也不能亏你们的”。
    第二天,华宇服装加工厂就把加工好的服装送到了羽裳服装公司。
    微笑是有力量的,微笑是可以化解纷争的。在催债活动中把微笑挂在脸上,把“刀”藏在心里有时常可收到奇效。笑里藏刀的运用之法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伪装微笑,深藏自己的愤怒。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愤怒、憎恶之类的感情很容易成为阻碍社会生活的原因,所以人们竭力设法压抑这类感情,尽量显露喜悦和笑容满面的感情。这可以说是反映了笑里藏刀之计包含的以笑容掩饰自己真实感情的思想。
    那么,表情可以伪装吗?或者说,微笑可以伪装吗?应该说是可以的。美国的戏剧学校就有一门表情伪装课,要求学生让内心里的某种感情流露出来,同时要在脸上制造一种异于这种感情的表情。即使内心发生了愤怒和憎恶的情绪,脸上依然要笑脸迎人。伪装的心理学根据在于意志对脸部筋肉的控制。人的脸部筋肉特别发达,感情上的变化会促使脸部筋肉随之发生变化。当我们了解到不同感情在脸部筋肉变化中的不同表现方式(额、眉、眼、鼻、唇、下颚的不同动作)时,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学习调节脸部筋肉的技巧。演员在进入角色时是很懂得运用这种技巧的。你不妨对着镜子练习练习微笑技巧,尽量让脸部筋肉放松,笑得自然些,同时想些生活中曾使你发笑的事情。
    案例中催债人黄某的微笑是伪装的,不是真实的,虽然他十分恨债务人赖帐不还,不管债权人死活的行径,但他以大局为重,决定把微笑挂在脸上,用“软刀子”柔化债务人杨某冰冷的心。黄某于是登门求见杨某。谈话之间,黄某始终微笑着,并不以杨不还债而面露愤恨。而是一味逢迎杨某,专拣杨某喜欢听的谈,以至杨某最后觉得“生我者父母,而知我者黄某也”。黄某这样友好,杨某内疚之心加重,故黄某一提欠款,杨某便说再高不能亏你们的。”黄某的微笑这把软刀子发生了奇效。
    即使不是出于伪装的需要,微笑也是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如果你对人面部表情呆板,别人会尽量回避你,不喜欢同你交往,而且你的呆板表情所反映的心境,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玩笑、幽默和他人的批评建议,不容易得到来自他人的肯定的情绪反馈,从而加剧人际交往的挫折感、孤独感。如果你在人际交往中常把微笑挂在脸上,你会很容易得到他人善意的回报,你会遇到令人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
    微笑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具有神秘的作用。如果有人突然向你提出一个问题,你无法灵活地回答,又不想直接回答时,也许微微一笑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微笑是一个无言的回答。它表示欣赏对方的盛情,表示领会对方的意思,表示欢迎对方提出的问题,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表示听不清楚对方的问话,或者表示对方的问话是可笑的,不值得回答的。不少政治家、外交家有时对记者的怪问题,就采用笑而不答的办法应付过去。在其它情况下,微笑也是很有用的。例如:当你和朋友争辩一个问题,觉得已无争下去的必要,同时想表示你并不因此而生气时,微微一笑吧!当旁人在你面前谈论第三者的长短,你不想附和又不想反对时,微微一笑吧!当你下班回家,妻子发脾气怪你忘了顺路买发夹时,微微一笑吧!
    二、拉近双方的距离,造成双方的认同感。
    人际吸引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则:相似原则。兴趣、爱好、态度、观点、甚至籍贯、语言、服饰的一致,都往往使人交际成有人统计,由某方面相似而揭开友谊序幕的,占交友总数的四分之一。
    催债人就可利用人际吸引的这个原则,拉近双方的距离,造成双方的认同感。有人说,本来就有仇恨,何来认同。笔者认为,追回债款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又何必在乎过程的是否真伪呢?去债务人家作客不惜为拉近双方距离的一个良策。
    抓住人们普通具有的求同心理,在社交中善于抛出引起话题的“砖”,可以引来传递友情的“玉”。初次到别人家里作客,宾主都难免有些拘谨。如果交谈不顺畅,作为客人,你怎样才能活跃气氛,缩短两颗心的距离,顺利地打开成功的大门呢?这时,你就需要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不管这类话题是大是小。如果你不了解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你要借助交际环境中的一些“小东西”,借物发挥。只要留心观察,即使是镜框内的一张风景照,窗台上的一盆君子兰,甚至一本挂历,一枚邮票都会成为您交谈的话题。请不要小看这些“小东西”,它可能是主人的爱物,主人的兴趣中心。可能为您的交往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经过您观察、判断对方的爱好,寻找共同点,挑起话题之后,对方会在您试探的某个问题面前打开话匣子,这时,您可以继续“抛砖引玉”,而且抛出的“砖”不妨更大、更像,进而称赞他的爱好或想法,并且表示自己也有同感或同好。谈到投机时,你已经引到了代表友情之“玉”。如果您还想得到更大、更宝贵的“玉”你就趁热打铁,征求他对某个问题的意见,请他予以支持和帮助。在通常的情况下,他就难以拒绝了。
    案例中催债人黄某善于求同,一落坐,寒暄几句后就聊到了共同都涉及的东西—服装上。由于黄某一味趋同,所以杨某发现两人爱好,观点竟如此相似,是否真的这样,我们不必管它,问题在于它真的收到了实效,让杨某生知音之感,高兴之余,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一一让黄某评价,黄某称赞之中又不失时机地指出不足,这才更令杨某觉得黄某是真心的。黄某发现时机已到,立即委婉地请求杨某还清欠款。杨某正值满心欢喜之时,自然一求一个准,马上答应还钱。
    然而,这块能够引“玉”之“砖”却得来不易,它需要在吸取广泛知识的基础上精心烧炬而成。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您要接触的人是各种各样的人,只有具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体育等各方面的基本常识,才能在与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地施展抛砖引玉之计。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如果你在言谈中抛出的不是一块青砖”,而是一摊脏泥,那就肯定引不来真“玉”的。而要抛引玉”之砖”,就得从书本中学习知识,从人生中见识世故。
    总而言之,笑里藏刀也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策略。笑一笑全部债款弄得手,何乐而不为?“没有笑脸莫开店”,是我国古代经商的经验之谈。微笑服务、微笑生财,已成为当代中外工商企业经营的决窍。当然,微笑在催债活动中,也不失为一大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