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账绝招 > 正文

    打蛇七寸催债法:挖墙脚催债绝招

    发布日期:2019-12-13 10:17  浏览次数:

    我们知道,秦国攻灭六国,就是运用挖墙脚——将他国优秀人才引来作己用的方法。秦国先后从楚国引进百里奚任上大夫;从晋国引进丕豹任大将;从戎国引进由余为军事战略谋臣;由卫国引进商鞅为相领导变法;从魏国引进张仪而破坏六国合纵之盟;从楚国引进甘茂为左丞相;从魏国引进范睢为相献远交近攻之策,“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从燕国引进蔡译为相,东收周室,又使燕太子丹入质秦国;从楚国引进李斯为丞相,帮助秦始皇最终灭六国称皇帝。而六国因走失大量优秀人才,而使国力衰败,最终走向灭亡
    运用此法来催债,亦可取得奇效。我们知道,在我国目前众多债务纠纷中,绝大多数都是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些企业规模不大,只有几名技术人员就撑起一个企业,没有这几名技术人员,债务人只有走向灭亡,没有生存余地。债权人可以采取佯装挖取债务人的优秀技术人员,以此相要挟,迫使债务人偿还债务。下面两例就是债权人采用此法而收回债务。
    案例一:山西运城某国有企业与某队办企业发生债务债权关系。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队办企业向国有企业供煤5000吨国有企业先向队办企业交付30%的货款,余款于货到后再交付。但到了交货期限,队办企业未向国有企业交煤。国有企业派人前去催货,但队办企业以种种缘由将供煤一事一拖再拖。国有企业通过开会讨论,决定收回预付货款。该企业虽多次派人前去催债,但债务人以目前生意难做为由,而拒绝付款。
    正当双方处于僵持阶段之时,有人献上一计,可以采取挖墙脚的方法,若能把队办企业的技术人员挖过来,队办企业就没有生存的能力,队办企业要生存,只有乞求我们不要挖走他们厂的“精英”,从而答应尽快偿还债务。
    经查,该队办企业是一个新建的厂,厂里的骨干技术人员系几年前下岗几名工人,其他工作人员都是从农村以合同工的形式招来的,没有一点技术,没有了那几名技术人员,该企业只有走向消亡。基于此,催债人员在同队办企业的商谈中,“答应”准备以那笔债务来换那几名技术人员,并说自己准备去做那几名技术人员的思想工作。队办企业领导听罢,不禁大吃一惊,知道对方在用釜底抽薪法。但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债权人将自己的命根子挖走。催债人员给队办企业两条路:要么还债,要么放“人”。万般无奈之下,债务人选择了还债这一条路。
    此案例中,国有企业收回队办企业的债务就是成功地适用了债务人宁愿偿还债务也不愿放走这几名“核心”人员。任何人都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核心”人员,队办企业怎能生存呢
    案例二:北京中关村两家电脑公司A和B因借贷关系而发生债务纠纷。事件的缘由是这样的:两年前,A公司因资金周转因难而向B公司借款20万元,合同约定A公司于年底还款并付利息。A公司在得到B公司的资金支援之后,逐步扭转了自己在生意上不利的局面,并利用一次电脑展销会之机,而大发了一笔。相反,B公司因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使自己的形象大损,生意也不太如意。为急于扭转局面,B公司向A公司提出提前还债的请求,若A公司答应,B公司可放弃利息,可A公司拒绝了B公司的请求。B公司找不到什么正当的理由迫使A公司还债,但又要解决眼前资金短缺的问题,使B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正当B公司无计可施之际,有人献上一计,说B公司不如破釜沉舟,不惜一切代价将A公司的优秀人才挖过来,B公司领导采纳了此建议。
    B公司开始大造声势,并开始和A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频频接触,愿意开出更优厚的条件,欢迎他们去B公司工作。一时间搞得A公司正常生产秩序受阻。那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职员人心不定,怎能搞好生产呢?A公司领导看到自己的技术骨千大有被B公司挖走的可能,并因此而搞得自己在生意上受阻,A公司对此甚是着急,希望同B公司就某些问题进行协商。
    在会上,B公司领导说出自己的苦衷,说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是资金上的帮助,而非技术人才。倘若A公司还不归还债务,B公司只有撕破脸面,来个两虎相斗,拼个你死我活。B公司说,其实我们可以多加强合作,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双方相互谅解的基础之上的,并强调B公司愿意加强同A公司在技术上的合作。A公司领导听后,觉得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在高科技领域竞争,贏在人才上,若自己的人才被B公司挖走,岂不使自己在高科技领域失去存在的生命力吗?遂同意偿还债务并答应给B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此案例中,B公司之所以能收回债务,并解燃眉之急,是建立在其破釜沉舟,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挖来A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之上的。我们知道,在高科技领域内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若B公司真的将A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挖走,A公司或许将退出电脑领域。由于不能因小失大,A公司才做出还债的选择。
    运用此法催债,一定要找准事关债务人生死存亡的要害处,让债务人不得不以偿还债务来留住自己的人才。这就需要催债人有较强的敏锐力,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局限于林木之中,看问题要入木分,做出结论之前要三思而后行。
    需要说明的是,挖墙脚并非是我们的目的,它是手段,迫使债务人还债才是我们的目的,切不可本末倒置。实际上,迫使债务人还债的手段比较多,比如,一家百货公司租借某饭店一层作为其门市部,而这家公司又拖欠某企业货款,该企业也可佯装以高价租用此饭店的一层作为办公地点而迫使债务人来找债权人协商偿还债务事宜。总之,挖墙脚引进债务人的“精英”只是晃子,收回债务才是我们的目的。
    最后要提醒债权人的是,我们要注意挖的方式和技巧,若没有好的方式和技巧,让对方识破真正意图,那你就枉费心机,甚至有些债务人会以你有意扰乱其正常的生产秩序,而将你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