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账绝招 > 正文

    【收债技巧】丰富自身的推销知识

    发布日期:2020-05-08 15:23  浏览次数:

    口才是推销员随身携带的秘密武器,唯有经常擦拭,它才会锋利无比,无往不胜;而如果不以为然,任其闲置,便会钝得连豆腐都切不动。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在于推销员是否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是否善于更新、丰富自己的推销知识。

    推销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推销知识,包括:

    1.产品知识

    一流的推销员往往对自己和所销售的产品深信不疑,他们通常都十分自信,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推销员对于所销售的产品不具备充分完整的认知,又怎么能够相信自己的产品,进而把这种信任带给客户呢?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一流的推销员必须掌握丰富的产品知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清楚产品的详细技术性能。如:材料、性能数据、规格、操作方式等。

    其次,要熟悉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区别于市场上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上千种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打动客户。

    最后,还要掌握竞争对手的产品知识。如搞清楚各种竞争产品的特点和价格,当买主夸大另一种产品的优点或受到竞争对手的引诱时,你能够判明买主的话是谎言或出了什么差错,从而掌握谈判的主动权,这样就可以固守自己提出的条件,寸步不让。相反,如果推销员不了解竞争产品的情况,不了解竞争厂家的销售政策和价格政策,就会陷人完全被动和无可奈何的境地。

    2.客户信息

    在当今的关系型营销环境中,客户更希望推销员能够成为自己得力的业务伙伴。推销员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如果能够成为解决客户问题的能手和与客户发展关系的行家,就能够站在顾客的立场上,用客户的眼光来看问题,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

    所以客户信息并不仅仅指何人握有购买决定权,购买动机与习惯,购买的方式、条件、时间等基本情况,还应该包括客户的经营发展状况,客户的利益所在,客户面临的困难等。只有具体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完成更多的推销。

    下面这个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位推销员与采购经办人洽谈了6个月,但一直未能达成交易。后来他了解到该公司目前由于某个困难而导致资金短缺,便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最后该公司决定以后所需物资都从他那里采购,双方做成了一笔不小的交易。

    3.社交常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应具备一些必要的社交常识,并能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以应付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

    以下是社交礼仪中的两种常见情况:

    (1)要使用正确的称谓

    如果推销员了解客户的姓氏、职务的话,可以一块儿说出。如陈总、王经理、李部长等,这样不仅可以表现出推销员对客户的尊敬,遇上那些喜欢显耀自己职务的客户,还可以满足其心理,给自己的推销工作带来便利。但如果不了解的话,切记不可乱叫,可直接称呼“先生,小姐”,待了解具体职务后再改。

    (2)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持有正确的态度

    一个推销员的言行和他的思想是统一的。“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因而在进行推销谈话时要态度自然,措辞得体,不亢不卑,恰到好处,达到真正语言美的效果。

    4.风土人情

    “人境问禁,人乡随俗”。推销员足迹遍九州,必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才能自如地同各种客户交往,顺利地获得他们的信任。

    例如:西方人忌讳“13”是众所周知的,在13号(特别又是星期五)一般不举行活动;荷兰用“12号A”代替“13号”的门牌号码;英国剧院找不到13排13号的座位;法国巴黎的戏院在12排和14排中间开一条走廊作为变通的办法;医院没有13号病床;大楼没有第13层;人们逢13日不出去旅行;最忌讳的是13人共进晚餐。所以推销出口欧美的产品,就需要特别注意这些。

    香港居民大都信佛,十分忌讳“不吉利”字眼,如:“四”的谐音是“死”;“574”的谐音是“吾妻死”等。因此,市面上的商品名称、汽车牌号、门牌号、电话号码乃至旅馆房号等,都忌讳这些字。如果和港商打交道,就要对此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