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中唱道:“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过去,往往是欠债的人被动,债主要起债来神气得很。现在,“黄世仁”和“杨白劳”的关系颠例过来了,欠债的人反到理直气壮,债主反而低三下四。
对这种有钱不还的人,讨债不要心慈手软,要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北方贸易公司买走利民锅炉厂的5台锅炉,锅炉到手之后,北方贸易公司借口没有钱,一直不付款。利民锅炉厂派人三番二次地去讨债都没有要来钱,急得利民锅炉厂的陈厂长直骂娘。
陈厂长在深圳经商的表弟关书鸿回家探亲,听说了这件事,当场答应替表哥讨个公道。
几天后,经过介绍,关书鸿以新成立的通北贸易公司总经理身份出现在北方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室。
北方贸易公司的吕飞总经理听说这位来自深圳的关总经理手中有一笔钢材急于出手,心中暗喜,发财的机会来了。关书鸿提出,由北方贸易公司出面为通北贸易公司进口几辆俄罗斯载重汽车,作为交换条件,通北贸易公司将手中的这笔钢材平价卖给北方贸易公司。
北方贸易公司同俄罗斯等国的经贸往来很多,搞几辆俄产汽车是不成问题的。因此,吕飞满口答应了关书鸿的条件。
关书鸿这次回到家乡,还肩负着替他供职的深圳公司做粮食生意的使命。当这笔粮食生意成交时,关书鸿在请生意伙伴时将吕飞找去做陪。
吕飞见关书鸿的生意做得很大,打消了对他的怀疑。
很快,钢材运来了。关书鸿请吕飞看过货之后,北方贸易公司将款划到了通北贸易公司的帐户上。
三天后,当北方贸易公司的人去提货时,被告知,这批钢材早已被利民锅炉厂派人拉走。
当气急败坏的吕飞来到通北贸易公司的办公地点一出湖宾馆时,意外地在通北贸易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见到了利民锅炉厂的陈厂长。
陈厂长见到吕飞进屋四处寻找关书鸿,他开心地笑了。
“告诉你吧,你找的人已经不在这个城市了。”
吕飞开始明白了,他问:“你和关书鸿是一伙的?”
陈厂长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说:“准确地说,关书鸿曾经是我的下属。你还不知道吧,通北贸易公司是我们利民锅炉厂出资创办的,关书鸿任职期内做了一笔生意,说是和你们公司的钢材生意。现在关书鸿辞职回深圳了,我是通北公司的总经理,我决定这批钢材利民锅炉厂留用了。”
“可我们是付了款的。”吕飞不甘心就此罢休。”
“你放心,关书鸿走了,通北贸易公司欠你们的债跑不了,我们利民锅炉厂全部承担。不过,我们这次得新帐老帐一起算,你们北方贸易公司欠我们利民锅炉厂的锅炉款得扣下。”
陈厂长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吕飞像泄了气的皮球,他有气无力地说:“好,这回我认栽了。”
利民锅炉厂从北方贸易公司的钢材款中扣下了他们拖欠的锅炉款,将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款返给了北方贸易公司。
要回欠款后,有人建议将完成历史使命的通北贸易公司撤消,陈厂长却不同意。因为对一个工业企业来说,要欠款将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说不定哪一天又会派上用场。
如果让陈厂长按正常程序向北方贸易公司要欠款,很可能要不回来,这笔款还会一直拖下去。关书鸿深知商场如战场,一味地行君子之事必然要吃亏。因此,他把商业社会的行为准则运用到讨债活动中,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