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债博客 > 正文

    【深圳讨债】非法集资的恶果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0-08-27 18:15  浏览次数:

    1.非法集资的高发期

    内地的非法集资风潮基本上发生在1986~1996年的十年间(如下图)。这一现象很值得揣摩。它距改革开放10年多,差不多是在经济体制转轨以后就开始多起来的,称为非法集资的10年。这恐怕是一个规律。就是说,非法集资的集中发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改革开放时在金融领域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这时,国家的政策跟不上,它是民间闲散资金由呆滞到寻找出路的总爆发,反映了大众观念转变后参与经济生活的最初试验水平,其本质如同非法传销暴露了新兴的生产力冲击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和幼稚病。它对正在转轨或已经转轨的国家或地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中国是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发生的经济现象对其他国家来说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和认识非法集资的高发期对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转轨后的金融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对转轨的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邊制非法集资有借鉴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基本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实践的发展,都在寻找切合自己发展的市场经济道路,都要经历转轨的过程。实践证明,阿尔巴尼亚转轨时出现了举国上下的非法集资;俄罗斯转轨时出现了以“MMM公司”为代表的集资狂潮。看来转轨的国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现在没有转轨的国家或转轨速度较慢的国家都要及早加强投资政策的研究制定,以免重蹈覆辙。

    第二,对不发达或落后地区有效制止非法集资、引导大众进行正确的投资有指导意义。

    几年前,国家经济建设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进行,西部因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说没有得到多少开发。西部与东部虽是一个国家同一政策,但西部的情况就比较复杂,非法集资西部很少见。现在国家开始开发西部,非法集资就会在西部地区发生,也肯定会出现一个高发期,花样也会不断翻新。报载,2004年以来,成都锦江、青羊等城区出现以“认养鸽子”、“认养虫草”“联营联销保健品”为幌子,以高息或高额回报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案。不法分子使用虚假身份证明、注册虚假公司、开发虚假项目,以合法经营机构为掩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侵害对象,诈骗得逞后将赃款瓜分,涉及受害人数千人,涉案金额合计达4000万元,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因而提请西部地区有关部门注意,尽快制定科学的筹资投资政策,对大众及时给予引导、指导,以免进行错误的投资。

    2.非法集资的恶果

    非法集资的后果可概括成法人集资越陷越深,不能自拔,酿成苦果;民间集资损失惨重,不可收拾。集资者在经营不善时或破产倒闭,无力偿还债务;或携余款而逃,变成诈骗的犯人。

    (1)扰乱了国家或当地的全融秩序

    北京长城公司在全国各地非法集资30亿元,对国家的金融秩序是个极大的冲击;无锡邓斌公司集资造成债务链,对无锡地区经济是个打击;苏埠镇邀会炸会,导致商业银行关门停业;辽宁古台子村陈氏姐妹集资使村民背上沉重的负担,使宁静祥和的小山村失去了昔日的妩媚。

    (2)破坏了当地发展经济的主旋律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调应该是勤劳致富,通过扩大交流盘活本地资源,加速资金周转,大力兴办实业,实现经济发展。而非法集资一出现,涣散了群众的干劲,动摇了民众通过合法经营致富的理念。一门心思集资致富,不干别的,后患无穷。

    (3)集资民众损失惨重

    非法集资在哪里兴风作浪,就造成哪里的民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来自千家万户的集资款,有的是一辈子艰苦劳动的血汗钱,有的是家中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有的是退休二人的养老金。集资“金字塔”崩溃后,因集资款不能归还,有的被搞得倾家荡产,有的被搞得企业倒闭,有的被迫离乡,有的失去了生存的勇气而服毒自杀,有的急得精神失常,有的引起夫妻不和、父子矛盾、亲友反目,有的生活陷人困境、举债度日……一位60多岁的老汉十多年

    卖馍、养猪、养鸡挣了8万元一下子都砸进去了。有一位卖羊肉汤的张大娘哭着告诉别人:“俺卖了十年羊肉汤攒下2万元,如今全没有了。”一个领导千部假公济私,以做蚕茧生意为名,从本单位挪用20万元,交给妻子送给集资者手中,最后本息无踪。一个领导干部挖室心思将县老干部局闲置未用的4万元售车款投给集资公司,也是有去无回。还有个干部陷得更深。他耐不住高利的诱惑,指使会计以科技管理学会的名义,从银行贷款20万元,以6%的月息条件交给集资者。之后又利令智昏地先后以县科技管理学会名义,从银行、信用社、典当行5次共贷款155万元,再次交给集资公司。案发后,135万元本金及74万元的利息全部被骗一空。后来这些干部都被撤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