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债博客 > 正文

    “骗”止骗学——轮番轰炸,间不容隙

    发布日期:2020-04-29 15:12  浏览次数:

    山东省泰安市一乡镇企业,于一九九一年初与北方某纺织厂发生了第一笔业务往来,起初还好,货到付款,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纠纷。陆陆续续两年多过去了,纺织行业的不景气,给他们之间建立的信誉蒙上了越来越深的阴影。

    两年之中,双方的业务由不能全额付款到延期分批承付,直至货到后货款却始终不见踪影。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计下来,欠款数额逐次递增,截上供方决定停止供货全力清收货款时,欠款额已高达六十多万元。

    于是,为了早日讨回这笔贷款,供方开始组织有效力量,全力以赴,并制订了作战方案:走马灯式轮流轰炸。

    第一个赴东北讨债的是业务员小刘。

    小伙子求功心切,由于没有任何职务在外交场合撑脸面,他便索性来了个满不在乎,往供应科长办公室一坐,你上哪儿我上哪儿,你吃饭我吃饭,你招待我,我就多喝两盅后跟你磨,你不招待我,我就买俩面包坐你对面儿,你烦,我比你还烦,而且还给你叙一遍个人困难,老婆在家卧床不起,孩子无人照顾上不了学,大老远的几千里路,谁愿意抛家舍业地遭这洋罪!

    没辙,供销科长只好给他办了一张四万元汇票,并且再三申明自己单位也很困难,请他带上这四万元先回去照顾老婆。

    小伙子表面不露声色,心里却很高兴,有毛不算秃,就到这里吧,再表演下去,后面的人没办法登场了。

    第二个赴东北的,是销售科李科长。

    李科长是第一个和该纺织厂签订合同的人,而且在业务往来期间几次应邀来东北联络感情。

    李科长大小是个有身分的人,接人待物不能像小刘那样毫无顾忌。

    在接风酒宴上,李科长只字不提讨债的事,只回顾以往相交的日子里所结下的个人感情,并且情到浓时连干三杯。虽然不说,大家却心照不宣,肚子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一早,一张六万元汇票由纺织厂经营厂长亲自交到李科长手上,并解释银行帐面只有这么,请见谅。

    李科长“哈哈”一笑,说声没关系,打道回府了。

    事隔十天,孙厂长亲自出马讨债,并且给纺织厂有关领导每人带了一瓶山东特产“阿胶”。

    就这样,纺织厂的领导有点醒过腔儿来了,照这样下去还了得,科长走厂长来,接着又是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财务科长,用不了一个月,这六十多万就被弄回去了。而且官职越高,面子越大,不行,一休哥说得好:“说到这里了”,管你孙厂长、“猴儿厂长”,都得按变戏法的招术办——“没了”。

    纺织厂赵厂长出面接待孙厂长。热情交谈中,赵厂长把自己的想法编排成让人声泪俱下的实际困难,婉转地讲给了孙厂长,这叫做先声夺人。

    听话听音儿,没几句话,孙厂长便听出了赵厂长的真正意图。

    孙厂长心想,我撕破脸跟你磨,也顶破天给我带走个十万八万的,可是剩下四十多万却不知道猴年马月还了,况且,该纺织厂每况愈下,勉强维持,多亏我留了一招后手,不然真就到此为止了。

    想到这里,孙厂长大度地一笑,说:“贵厂困难可以理解,我这次来只不过是走访一下老朋友,顺便拟定一个还款计划书,因为山东那边正在清理三角债,如果订个还款计划,便不在清理范围之内,否则,会给贵厂带来麻烦的。”

    赵厂长听说不要钱,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至于还款计划,那只不过是一张废纸。他赶紧安排秘书办理此事,并且按照孙厂长的要求,在还款期限上写明,所欠款二个月内全部结清,如超期不还,愿承担滞纳金。之所以写得这么荷刻,因为孙厂长告诉他,是为了在清理三角债上蒙混过关。

    两个月很快过去了,赵厂长像没事儿人一样,把那份还款计划书忘得一干二净,当然,欠款分文未付。

    这天,赵厂长正准备签批一笔款项用来购买一辆桑塔纳轿车,出纳员推门而人,告诉她银行帐户封了,八十万冻结,封户单位是山东泰安市中级法院。

    至此,赵厂长才明自自己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可是四十多万已被银行直接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