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突然爆发了大面积的银行卡短信诈骗,遍布上海、厦门、广州北京等地。2005年“十二”期间短短七八天内,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台共接到信用卡短信诈骗报警1265件,仅10月2日就接报88件,几十人上当受骗,最大一笔损失31万元。而且信用卡诈骗仍在继续。不法分子大多冒充银行信用卡部或银行联合管理局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短信发布虚假信用卡消费信息,套取客户资料,套取他人银行卡密码,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将受害人卡上的钱转走。诈骗过程中,环环相扣,步步引诱,比赤裸裸的“中奖”短信更巧妙,隐蔽性更强。比如他们的短信说:“尊敬的客户,你刚在某百货成功刷卡消费890元,如有疑问,请拨打银行信用卡服务部电话。”“尊敬的xx银行客户您好!因日前发生多起资料外泄、取款卡遭复制案件,为避免盗刷,请立即与银行联合管理局联系,电话:xxx。”“xxx您好!你的储蓄卡于xxx刷卡消费xxxx元成功,此笔消费将从您账上扣除。如有疑问请拨xxx银行联合管理局。”“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处:您的刷卡消费金额xxxx元已经确认,将从您的账户里扣除,查询客服电话:021-6102xxxx。谢谢!”“xx银行通知:贵用户取款卡刚刚在xxx刷卡消费xxxx元,已授权通过,授权码1658。如有疑问请拨xxx管理部查询。”这种虚假短信使全国各地很多人上当。一个坐镇台湾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实施短信诈骗的犯罪团伙,采用短信发射器、电子传输接收服务器、电脑等作案工具,采取异地远程发送短信方式,使用的银行账号均用假身份证登记,7月份以来,冒充银行发卡中心工作人员,向上海市手机用户发布银行卡消费确认的虚假短信,诱骗受害者拨打,并按照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程序将现金转移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号。共计作案140余起,诈骗金额高达人民币1000余万元。
浙江温州新桥镇的王女士收到一条短信:“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处:您的刷卡消费金额1280元已经确认,将从您的账户里扣除,查询客服电话:021-610x×x79。谢谢!来自+861343xxxx997.”王女士按照该短信提供的上海区号的电话号码拨打,对方称是上海“好又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说王女士的银行卡很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了,并热情地建议王女士立即拨打其提供的“上海市公安局金融科报警电话”询问。一名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金融科科长”的男子接听了三女士的电话后,十分“严肃”地指出:王女士应当立即找一个柜员机,按照其提供的银行卡防火墙程序设立防火墙;否则,卡内的现金将十分危险。王女士操作完成后,向银行查询卡内存款余额时,才得知她银行卡内的53万元存款已无影无踪了。
还有的冒充医生或税务人员行骗。犯罪分子首先办一个当地手机号,之后冒充当地税务局工作人员给一些企业负责人打电话,称现在进行清税工作,发现贵公司2002~2003年度有退税。公司负责人赶忙让财会人员去联系。犯罪分子就告知对方说为了便民,只需告诉银行卡号或信用卡号就可以,财会人员在对方的操作指导下不仅没得到退税款,而且原来卡里的钱也转到对方账号上去了。
还有利用手机网络以征友求婚、捐募、生意合作、求职办证等为名设圈套的。2005年5月甘肃金昌市公安机关侦破王大为团伙手机短信诈骗案,查出以办理各类证件、文凭、兑换假人民币等为内容的短信1万余条,均以“先打款后办证”为借口,诈骗金额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