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账绝招 > 正文

    讨债绝招之“诉中保全”讨债法

    发布日期:2019-11-15 14:22  浏览次数:

    概念解说

    诉中保全即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并开始执行的诉讼活动。优点诉中保全在保障债权人实现其债权方面具有以下作用:(1)防止债务人隐匿、转移或出卖应属执行标的物的财产。

    人民法院审判债权债务纠纷案件的目的,就是为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债权人实现权利。但在诉讼进行中,如果债务人欲将本属执行标的物的财产隐匿、转移或出卖时,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债权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将难以执行。鉴于此,民事诉讼法作出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由此可见,诉中保全作为一种法律手段,在防止债务人隐匿、转移或出卖应属偿债的财产方面,以及在制约债务人规避其债务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债权人掌握讨债的主动权,置债务人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在讨债清欠的实践中,有些债务人肆无忌惮地采取“泡”拖磨”、“赖”的方式,以逃避债务,而债权人却陷入讨债无望的困境。

    究其原因,主要是债务人能够实际控制或处分自己的财产。反之,如果债权人在诉诸法院解决凭权债务关系时,及时凭借人民法院的诉中保全措施,就能有效限制或禁止债务人处分本属清欠还债的财产,从而使债权人掌握讨债的主动权,而债务人只得认账还债,再也无法规避偿债的义务与执行程序相衔接,确保债权人实现权利。诉中保全的本旨是为了保障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得到执行,从而使债权人实现权利。

    所以,在人民法院采取诉中保全措施后,至债权人实现权利前,在无法定理由的情况下,诉中保全并不因人民法院宣判债权人胜诉而解除,而是以债权人完全得到清偿作为“归宿”。因此,在人民法院作出债权人胜诉的生效判决后,债务人应在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期限内自觉履行偿债义务,否则,人民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债务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从而保证债权人实现权利。

    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中财产保全应符合下述条件:

    (1) 只有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诉讼,才能适用诉中财产保全无论是诉中保全,还是强制执行都与财产相关,否则,保全措施和执行措施就无执行对象(执行标的物)。因此,不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诉讼,不能适用诉中财产保全。

    (2) 实施诉中财产保全的理由是: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主要是指债务人有转移、变卖、毁损、藏匿讼争的财产的可能;“其他原因”一般是指讼争的财产有变质、腐烂、毁坏、耗损、降质、失效的可能。上述两种情况,均可能使人民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因此,人民法院只有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才能有效地保全执行标的物和避免债权人的损失,从而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执行效力,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 在人民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申请人必须向受案人民法院提供财产担保或担保人担保。这是为避免或赔偿因保全错误而给被申请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如果申请人未按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供保全担保的,人民法院即可驳回申请人有关诉中保全的申请。

    具体内容诉中财产保全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诉中财产保全的发生。诉中财产保全一般因申请人提出申请而发生。债权人既可在起诉时提出诉中保全的申请,也可在诉讼进行中提出保全申请申请应采取书面形式。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法人名称、住所等。

    ②申请诉中财产保全的理由及事实根据。主要写明本案“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事实及理由。

    ③具体请求事项。主要写明财产保全的请求范围,其中包括请求保全的财产种类和数量等。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确保债权人借助诉讼手段实现债权。

    “必要时”一般是指下列情形:

    ①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而讼争的财产却处于行将毁损、腐烂、变质的状态,如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②一方当事人不懂法律或不知道如何申请财产保全,而另一方当事人企图转移、变卖、挥霍讼争的财产的,如不及时实施财产保全措施,判决将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遇有上述两种情形,人民法院可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2) 诉中财产保全的管辖。诉中财产保全与诉讼密不可分,它是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对讼争的财产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因此,管辖诉讼的人民法院就是本诉中的诉中财产保全的管辖法院。所以,在符合诉中财产保全条件的前提下,债权人应向受理本案的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

    (3) 诉中财产保全的范围及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诉讼请求的范围,也即诉中财产保全的财产数额与当事人诉讼请求所涉及的财产数额相同或大致相等。例如,在一起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中,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还5万元欠款,如果本案的债权人提出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且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即可对债务人账户上的5万元存款或对与本案有关,并与5万元价额大致相等的财务人的财物实施财产保全。

    法院的具体措施人民法院采取的诉中财产保全措施有以下几种:财产种类和数量等。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确保债权人借助诉讼手段实现债权。

    “必要时”一般是指下列情形:

    ①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而讼争的财产却处于行将毁损、腐烂、变质的状态,如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②一方当事人不懂法律或不知道如何申请财产保全,而另一方当事人企图转移、变卖、挥霍讼争的财产的,如不及时实施财产保全措施,判决将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遇有上述两种情形,人民法院可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法院的具体措施人民法院采取的诉中财产保全措施有以下几种:

    (1) 查封。即人民法院将应属保全范围的有关财物清点造册后,就地或易地封存,以禁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挥霍这部分财物。例如,人民法院依法封存债务人仓库内的所有货物,禁止债务人动用或处分该库房内的任何货物。

    (2) 扣押。即人民法院将应属保全范围的有关财物易地扣留和看管,并禁止被申请人动用该财物。例如,人民法院依法将债务人的电视机、录像机等属于保全范围的财物送至有关场所予以扣留和看管等。

    (3) 冻结。即人民法院在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的协助下,禁止被申请人动用已属保全标的物的存款。例如,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债务人的开户银行,要求其禁止债务人提取或动用某笔款项。

    除上述三种主要的财产保全措施外,人民法院还可采用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如变卖、拍卖等方法对诉中财产实行保全。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一经作出准予诉中财产保全的裁定,便会及时实施上述财产保全的措施,但对情况紧急,如不立即实施财产保全将会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案件,人民法院将在接受申请后的48小时内作出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应注意的问题债权人在具体运用“诉中保全法”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注意申请诉中财产保全的时间。般而言,债权人应在人民法院立案之后至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裁判前申请诉中财产保全。但应当注意的是,债权人虽未能在一审裁判前提出保全的申请,但本案进入二审程序后,又经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时,债权人仍可在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该案的过程中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此外,债权人能否在上诉审程序中提请财产保全,民事诉讼法对此并未作明确规定。如果债权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未申请财产保全,且人民法院也未主动实施保全措施的,而在第二审程序中,债权人符合申请财产保全条件的,可在第二审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诉中财产保全。

    (2) 无力提供经济担保的债权人应在提出诉中保全申请的同时,向人民法院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提供担保”是否作为人民法院采取诉中财产保全的条件,这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一旦人民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时,申请人就应当提供担保人或担保财产,否则,人民法院即驳回申请。鉴于此,在涉及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中,尤其是数额较大的经济纠纷案件,若债权人需要申请诉中财产保全,而又无力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债权人可在申请财产保全的同时,主动向人民法院说明自己的经济“劣势”,并提供相应的事实根据,以为自己能够“免予”担保创造条件。

    (3) 人民法院实施诉中保全措施后,债权人并不排斥用诉中和解、诉中调解或诉讼外调解等方式解决债权债务关系。在诉中财产保全措施执行后,债权人便取得了讨债的主动权。如果债务人愿意通过和解或调解的方式解决债权债务关系时,债权人可在能够确保自己实现债权的前提下,接受或采纳债务人的建议,这既可保证债权人实现权利,又能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

    债权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子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时,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申请复议权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在诉讼中,如果债权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有权向受案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申请复议应采取书面方式。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不服裁定的理由及事实根据、申请人请予复审裁定的要求以及请求人民法院立即采取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当注意的是,债权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只能申请复议一次,并且,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