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得讲究一定的艺术,讨债成败与否,除了要能熟练运用法律法规外,讲究一些讨债手段、艺术、谋略,在双方主、客观条件相适相近的情况下,能起到争取主动、化难为易、化险为夷、事半功倍的作用。
讨债的艺术和谋略一般包含以下七个方面:
(1)兵马慎动,策略先行
决胜千里之外,先须周密运筹帷幄之中。在请教专家、顾问,并请当事人如实反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讨债途径、方法、策略。
讨债也要讲究计划、步骤。一般要分准备、软磨、强攻扫尾四阶段。准备阶段,彼此表面友好,暗中抓紧摸底,多方取证,收集今后催讨、诉讼可能用得上的案件材料。软磨阶段,以探清对方真伪虚实、个性、品质为目标。形式以函催、面催为主。此时不慎,易延误约定和法定时效。强攻阶段,彼此公开对立、诉诸法律。此时不慎,易陷僵持局面。收尾阶段,是非已明,彼此计较得失。此时方法不当清欠执行更难。抵债处理不慎,易吃亏。
(2)多说,少写,文武兼施
讨债人振振有词,咄咄逼人,是理直、义正的表现,有较大威慑效果和瓦解作用。以不伤害对方自尊、体面为前提,多说几句、调子高些无妨。讨债文书或诉状却要落笔简洁,用词严谨,不可多写一个字。严格避免了为了显示文才,反而节外生枝。
(3)抓住把柄,攻其薄弱环节
般知法明理者会识时务而认账,但多数情况是对方厂代表人总有一、二项要怕的事情。对方究竟怕什么,须根据不同形势不同性质对象的不同个性、境况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
(4)预防行情多变,保本舍末,勿多苛求计较
近代工商界竞争大起大落,很难预料,加上银根紧缩,讨债甚难。债权人必须在市场预测、行情分析、掌握情报的基础上决定讨债策略。在预估行情不利或下跌的情况下,一般应以约定期限内不罚利息,不要或少要违约金为条件,劝导对方迅速归还本金,以保住“大头”,逾期、再次违约则要求全赔、全罚并起诉。已立案的,也可适当减少关于赔偿运杂费、差旅费之类的诉讼请求,力求债务早清。如彩电正俏时,某县电视机厂逾期数月不能交货,价值20万元。债权人预测、分析:①彩电消费向名牌、高档、大屏幕发展,地方杂牌16寸彩电当时虽好销,终难成大气候,②厂方缺少几种关键进口部件,“芯机梗塞”。光靠从国有大厂零星挖、生产难长久。16寸进口关键部件需外汇,国家不扶持非定点厂,大批整机配套出厂难。厂方一旦下马,银行收回500万元贷款,20万元债易落空。因此果断决定中止合同,收回本金即罢。事后证明该清债决策是正确的。
(5)出其不意、以快制胜、防止意外
讨债、办案行动快,至少可以有效地防止以下事态和意外情况发生:
①当事人中断承包、租赁、联营协议,脱钩而遁,摆脱干系;
②当事人辞职、退职、退休、解聘而去、变成自由民,难以寻找;
③企业兼并、倒闭、撤销,法人代表更换,新负责人不明前情,推却不管;
④债务人将资金汇入新立帐户、秘密帐户或其他单位,难以查寻、冻结。将自有商品转移、处理,全换上代销商品,难以拿走抵债;
⑤债务人故意拖延,超过法定或约定的质量异议期限、商品质保期、保修期,申请合同仲裁、质量检验仲裁和抗诉讼等有效期限;
⑥当事人找到裙带关系,上下级、老同事、老战友关系等,导致行政干预或法庭产生偏向,产生阻力。
⑦市场行情突变、价格大跌,原价讨回的抵债物大大贬值。
债务人因上述种种方面的努力需一定时间,债权人设法赶在前面,争取主动。
(6)法理情义,同步相逼
近年由于市场疲软、销售不畅、银根紧等客观因素,讨不到债和还不起债,双方有同样难言的苦衷。此时既要维护本企业权益、又要顾及对方业务关系,以往友情和目前困境。有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解决“三角债”之类矛盾。
①协助对方解脱连环债。出点子,找路子,协助对方当事人索讨第三方债务,收还的债款首先归还我方。
②协助对方发函,起诉、立案、追究第三方违约责任或产品质量责任。如有成效,优先归还我方债款。
③协助对方寻找产品、物资出路,变卖设备及换材料等,以销售款还债。
④配合、协同对方当事人上门讨债,讨回的款均归还我方。
做到以上四点,对方会领情、感激,有利保持友好关系,债款早还、早清。讨债前后,学习积累一些必需的知识、条件,克服自身的弱点,有利提高讨债业务水平,扩大和巩固讨债成果
①扩大知识面,提高说、写能力。讨债人除了必须熟悉法律、法规和律师实务,有一定语言、文字功底外,再学点哲学、逻辑、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商品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基本知识,能增强讨债的机智、灵活性和预测、应变能利用社交圈,及时获取信息。讨债也要靠关系。企业法律工作者平时要净化品格、完善自我、真诚助人、建立信用、广交朋友。最好各业、各界都有一二个熟人,朋友。需时能求教、求助、求援,及时获取准确、实用、有效的信息,从而在讨债过程中取得优势和主动。
②多点“小心眼”,讲点策略。对债务方一套套赖帐、躲债、避难的方法,必须提防应付,提防一二。有关业务人员为减轻自己的责任、掩饰私心、显示聪明,在反映债务缘由、矛盾症结时,常常会掺入三分假情况。如有私下暗地交易的,尤其如此。有的审判人员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或与对方当事人有私交和利益交换关系。有的袒护一方,通报隐情。有的法庭好言说法,背后暗授机宜。有的律师受聘、受惠于对方当事人,法律天平不得不向法官意志、权势、情面和私利倾斜,难以完全做到独立、公正、依法办案。
对以上种种不正常现象,只有坚持依法办事,凭政策、法纪,从宏观角度透视问题,灵活处理,才能予以化解。
有了讨债的艺术谋略作基础,就可以开始运用讨债具体方式实现讨债的目的。下面我们探讨一些讨债基本技巧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