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账绝招 > 正文

    [逃债讨债]化敌为友

    发布日期:2019-12-20 11:36  浏览次数:

    对于还债确实有困难的债务人,不妨换个角度,帮助债务人出主意想办法,既可以帮助债务人走出困境,又可以使债务人增加偿还债务的能力。

    新娃是一采石场老板,生意虽然不是太好,但还过得去,每年都有十万八万的进项。但在乡亲的面前,他俨然是一个“财神”。虽说被乡亲“承认”并不是坏事,但这“荣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实在让他难以承受。不说随礼,赞助,帮忙等杂七杂八的事,单就上门借钱的人就让他够呛。不借吧,人家背后骂你为富不仁”,借吧,可什么时候还,确实没谱儿,硬要吧,得罪人。

    金胜也是村里的买卖人,1997年钱紧,先从新娃那儿拿走了2万元。按理说,生意做完就要还债。可这一次,金胜赔了个精光。实在无力还债,每次见了新娃均表示有钱立即还钱。金胜的家里所有家什值不了100元钱,当初金胜借钱时,新娃也想到了风险,可就是磨不开面子。再说,和金胜过去关系也不错,好不容易金胜有机会做一笔买卖,怎能不帮忙呢。这下可好了,要人有一个,要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不光新娃心里着急,新娃的媳妇也不时地吹耳边风。

    然而,新娃并不像一般的债权人,只管催账,不管结果。他想的是,如果能帮金胜想出一个赚钱的门路来,不就是一举两得吗?

    这一年,新娃的生意还不错,他所产的石料质量好,供不应求。于是,他想到了金胜,如果让金胜承包石料的运输,既能偿还债务,又能为金胜开一条生财之道。他把想法告诉金胜,金胜非常感激。之后,他又借给金胜3000元钱买了台拖拉机,金胜凭着自己吃苦的精神开始新的工作。运输是一项十分苦的活儿,但有新娃给他稳定的业务。金胜非常有信心。只要是实实在在做生意,最终会有好的结果。平时,金胜不怕吃苦,起早贪黑年下来,金胜不仅还清了新娃的债,还赚了辆农用车。

    由于金胜守信用,认真负责,与新娃合作非常融洽。第二年,新娃主动找金胜继续合作。他们二人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

    有时候,成功与不成功就是一念之差。在以上这个案子中,如果新娃不去为金胜想办法或者先让一些小利,那么,我想金胜不可能顺利地还他的债。如果采取其他强硬措施“逼债”,不仅威信扫地,而且经济上也不会得到实惠。即便是采取法律措施,你能赢官司,你能得到钱吗?

    帮助债务人“解难”思路是一致的,但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

    提供信息,帮助有关单位将积压的货物销售出去,及时回笼资金,这是讨债的有效方法之一。南海县西樵丝织三厂欠银行贷款1万多元,但其积压的牛仔布很多,而西樵服装厂急需购进牛仔布。银行的顾问律师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将这个信息提供给这两家企业,西樵服装厂即用1万多元购买了西樵丝织三厂的牛仔布。这样,既帮助西樵丝织三厂推销了积压的产品,又归还了银行的贷款,同时又帮助了西樵服装厂购进了所需的材料,搞活了1万多元的资金。律师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社会接触面相对比较广泛,信息较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有关单位提供商业信息,不但可以解决债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搞活商品流通市场。

    生意人常说,生意不成,话没说到。在讨债中,有时也存在“误会”,出语不快,就会伤害对方。在双方并无对抗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协商,友好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如不能以诚相见地坐在一起,本来是可以合作的朋友,很可能变成生意场上的对手。

    浑源县律师事务所从1985年通过非诉讼调解、协商的办法,把呆账变成活账,解开了债务链。1985年山西省和河北省签订国家联煤计划合同时,将河北省涞源电厂的一部分用煤指标下达到浑源县乔家湾煤矿。乔家湾煤矿根据省、地计划给涞源电厂无烟煤4000余吨,因煤品种不对路,涞源电厂无法使用,拒付了全部货款,并要求乔家湾煤矿将煤全部拉回。乔家湾煤矿认为按国家计划发煤,供方并无过错。双方各持已见问题拖了3年之久,一直得不到解决。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后,对这个问题做了具体分析,认为造成品种不对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省主管机关签订合同失误所造成。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势必要影响两省、地的业务关系,而且问题一时也难以得到解决。如果将煤拉回往返运费要高出原煤价的3倍多,结果会得不偿失。而且煤已发生自燃和变质,损失逐日扩大。处理这一问题只能理顺关系,做好疏导工作让对方协助处理,使债务及时得到清偿的路子。为此,顾问律师五赴保定,三去涞源,帮助消除了双方之间的隔阂,达到了互相谅解。后来通过保定地区燃料公司的协助,终于达成了将发往涞源电厂的全部无烟煤转为民用煤销售,由涞源电厂将近10万元的煤款全部还清的协议,使乔家湾煤矿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或者生产经营走下坡的企业,不能得理不让人。生意场上没有死理。在对方困难的时候,如果能让其一定的利益,他会对你感激不尽。

    甲企业以生产工艺品为主业,经济效益一直不错。1995年因调换领导,工厂开始走下坡路。到了1998年,已欠债40余万元。俗话说,墙倒众人推,你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客户追上门来与你做生意,经济效益不好时,客户恨不得离你越远越好。自从甲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以来,尝尽了世态炎凉。

    乙企业与甲企业原来交往密切,甲企业欠乙企业债款6万多元。乙企业虽说效益也并不理想,但也不像其他客户整天缠着甲企业要账,只是偶尔问一问情况。甲企业对乙企业的为人感激不尽,多次主动找乙企业联系表示,如果一有能力就马上先还乙企业的债。1999年,甲企业仍然没有恢复元气的迹象,乙企业招开股东会,研究决定,减去甲企业的50%债。

    甲企业知道后,立即在感谢的同时表示愿意想尽一切办法先解决乙企业的全部欠款,之后,甲企业即采取压缩开支,省吃俭用的办法为乙企业还了3万元的欠款。

    据说,甲、乙两家企业在2000年准备联合开发新的产品,共同携手打市场。相信他们一定会合作得很好。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企业间的合作虽然你争我斗,但更要把目光看长远一些。尤其在讨债时,更要区分情况,分别对待。成心赖账者和无力还债者完全属于不同讨债对象。如一味不分青红皂白的去“讨”,那样会适得其反。

    在新的时代开始的时候,做生意应有个良好的心态。把每个对手都看作敌人也未必就能称霸市场。

    化敌为友适应的对象只限于确有还债诚意而无力还债者。不能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债权人在帮助债务人时,应分析情况,对症下药。对于“输血”(继续借贷式的帮助),一定要摸清债务人的底细,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方可再增加投入并要求债务人出具担保,履行必要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