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国人谈判的时候,没有必要十分勉强地使用对方国家的语言,还是用日语讲话富有说服力。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有人做翻译。这样,讲话的内容可以通过翻译转达过去,讲话时的语气、语言的气势则可以直接传递过去。即使是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相当自信的人,与其用对方国家的语言,也不如用日语更容易表现出自己讲话的气势和节奏。
我在以外资企业为对象开展工作的时候,有关广告的方案等等大都是通过绘图画表来进行说明的,所以语言的比重更轻一些。有时候甚至用关西方言,似乎与对方很容易沟通。
尽管如此,我也没有说学习英语没有必要。但如果要学最好是掌握英语的听力,这比说英语更实惠。听力加强了,对方讲的话在没经翻译之前你就可以听懂了。要知道,把对方的话翻译过来相当费时间,让人着急。尤其是外国人做翻译,听那种结结巴巴的日语,真让人怀疑他翻译的到底对不对。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听力,让翻译把自己的日语转达给对方就足够了。这样一来,对话的节奏感肯定有所改善,又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这样做于对方也有帮助。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也怀着不安的心情,担心自己的讲话是否能准确地转达过去,但是由于我方能够听懂,马上就能做出反应,即使他们听不懂日语,但看到我们对他讲的话有直接的反应,马上就会明白自己的语言已经准确无误地为对方所接受。这种踏实的感觉与相互的信任是连在一起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不是只能用语言连结的。在谈话的时候,视线、表情、动作、手势、声调等我们都能调动起来。可以说语言以外的其他因素左右着谈判的整体印象。只凭借自己的一张嘴来解决问题,谈判的质量是上不去的。日本人之间的谈判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