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债博客 > 正文

    [逃债讨债]“卡奴”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日期:2019-12-21 11:01  浏览次数:

    如今,不论打开谁的钱包,里面都会有几张银行卡。银行卡也成为许多人身份的象征,再加上银行推出了“办卡送好礼,刷卡有积分”等活动,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土加入到持卡一族的行列。

    信用卡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没钱可以先透支,减少现金消费等的便利,大大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消费。特别是对收入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年轻一族来说,信用卡的功能刚好可以满足年轻人的消费欲望。

    在日常消费的时候,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在购买一件可有可无的物品时,如果要自己从口袋里掏出现金,我们一定会权衡利弊,甚至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但是如果是选择刷卡支付,则会变得很爽快,在很多人心中,刷卡约等于不花钱。

    “挣钱就是为了花钱,花钱也是为了更好地挣钱”、“人生苦短,享受至上”、“提前享受生活”、“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一个个看似非常有道理的诱人的口号下,“月光族”成为了普遍现象,没有钱就贷款买车、买房、买家电、买衣服。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拉动和刺激了消费,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对持卡人来说,自己的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最终很可能给自己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

    使用信用卡的隐患和问题

    发卡门槛低是“卡奴”的孵化器

    银行为了扩大发行量,采取种种手段和渠道推销信用卡,商业区、地铁口、小区内,随处可见信用卡办理点。很多银行发行信用卡毫无门槛可言,简便到只要一张身份证,简单的收入声明,填写一两张表格就行。信用卡已经变得和手机、电脑一样普及,是年轻潮流族不可或缺的装备。

    对还没有实际收入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很多银行信用卡中心也摆开阵势,发卡大战硝烟不止。他们不断宣传使用信用卡给持卡人带来的“好处”,并且采取多种刺激手段来吸引学生申请和使用,却几乎很少注明用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别提告知持卡过度消费的危害了。

    部分发卡行工作人员把信用卡定位成免费购物的工具,诱惑顾客上钩;有些不良从业人员甚至利用已经陷入债务困境的持卡人的弱点,诱导他们以卡养卡、以债养债:部分银行还压低一般信用卡、现金卡的最低应缴还款比例,只要每月还款5%即可,也就是说每月最低只需缴500元,就可以透支1万元,使持卡人放松心理警惕,随意透支消费,全然不顾自己的偿还能力如何。

    这样低门槛大量发卡,助长了年轻一族的消费欲望,而表面的短期风光换来的是之后长远生活的艰难,最终将自己变成了银行的打工仔,为了偿还银行的欠款而痛苦地挣扎。在我们周围,“卡奴”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过度消费

    现金消费每笔钱都是从自己口袋里面真金白银地拿出来,用起来会比较心疼;但刷卡签单就不一样了,似乎怎样刷都没有花钱,却在不知不觉间花钱如流水。信用卡消费的便利性,给了我们消费却没有花钱的错觉。本是减轻我们负担的分期付款,让我们暂时忘记了付款的压力,而几样相加数额可能就会超出我们下个月的实际支付能力。还款时虽然心痛,可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依然随意购买可能并不是十分必要的物品,再度陷入困境。

    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刷卡的时候爽快潇洒,还钱的时候痛苦迷茫。任何时候,花钱都比还钱容易。有了信用卡,我们不再为眼前的现金短缺犯愁,任何东西随时轻易就可以拥有。人们对信用卡越来越依赖,离开了信用卡,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但是,潇洒的背后,看到高额的还款金额才常常惊呼,甚至怀疑是否是自己消费的。如此反复循环,使得很多信用卡持卡人旧账未清又来新账,为了还旧账,不得不以申请新信用卡的方式还款,陷入“拆东墙补西墙”、“以债养债”、“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导致欠款数额不断增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使是欠银行的钱最终还是要用自己的资金全额还款,而过度透支信用卡更是会增加手续费和利息支出等持卡人的财务成本无度使用信用卡容易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让自己陷入到“卡奴”的怪圈里不能自拔。信用卡最终用到没有信用,完全改变了使用信用卡的初衷,导致自己成为信用卡的奴隶。

    逾期超限,代价高昂

    如果能按时在免息还款期内偿还全部透支消费款,信用卡还是比较好的理财工具,但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期还款,那我们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逾期还款,哪怕还了大部分,只差几元钱,银行也会全额征收透支利息。利息率是日息万分之五,相当于年息18%,这比我们定期存款获息的八九倍还多。如果还款金额没有达到当月的最低还款额,还要因此支付未达标部分5%的罚息。在使用信用卡时,如果超过了每月消费额度,还需要一次性支付超过部分的5%的超限费。错误使用信用卡,会让罚息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让我们损失巨大。

    信用卡被盗用,损失惨重

    银行卡被盗丢失,需要立刻挂失,原则上来说,挂失后才真正安全。但是在挂失前,因为银行卡被盗刷或提现所产生的损失,很可能由持卡人来承担。

    由于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功能,即使里面没有一分钱,也可以在信用卡的额度范围里刷卡消费,这样就增加了信用卡遗失后被盗刷的风险。虽然我们坚持这些费用不是我们消费的,但如果无法提供证据,往往只能由我们个人来承担损失。如果坚持拒绝偿还并和银行争执,还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影响到我们的个人征信系统信息。

    现在看看每天的报纸、网络上的消息,总能看到很多关于银行账户信息被盗的消息:银行自助柜员机被不法分子设置机关,盗窃银行卡资料;在银行ATM机上自助交易时被替换掉银行卡;在网上消费时个人银行信息泄露;莫名其妙被克隆的卡划走大笔资金等,层出不穷、防不胜防。银行卡的不当使用,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许多个人信息和钱财被盗的风险。

    银行提供的信用卡消费额度,也是信用卡被盗用我们可能会承担的最高金额。如果是凭密码消费,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避免和信用卡放在一起。如果是凭签名消费,一般银行会提供挂失前4872小时的失卡保障,在这期间如果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是被冒用签名,由此造成的损失有可能由银行和商家承担。

    不良信用记录带来大麻烦

    诚信社会将越来越重视个人的信用状况。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不同的消费还款记录,会在积累个人信用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影响。偶然的逾期还款可能还不至于影响自己的信用状况,但是多次逾期甚至长期恶意拖欠,就会在个人征信系统中被列明,严重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甚至被各家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未来再与银行进行交易来往,比如贷款买房买车,就会处处碰壁,受到诸多限制。

    任何东西都有其双重性,信用卡也同样如此,在带给我们无限便利的时候,如过度使用也会让我们陷入危机和困扰。但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信用卡,而在于我们要学会驾驭信用卡,做信用卡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