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的一天,李先生夫妻俩在一家餐厅用餐时,手机上突然出现信用卡消费短信,明明两人都在,怎么会有人在用他们的信用卡消费?感觉不妙的李先生马上返回到停车场,这才发现自家轿车的车窗玻璃被砸,车内装有8张不同银行信用卡的钱包不翼而飞。
现金丢失是小事情,可信用卡丢失后,麻烦可就大了。此时李先生和其太太的手机上开始接收到一个个消费短信。夫妻俩马上第时间分别致电银行挂失信用卡和报警。但是前后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夫妻俩的8张信用卡无一幸免均被盗刷,合计共被盗刷人民币7.2万元。作为普通白领阶层,小两口日常生活已经是紧巴巴的了,还要承担每月按揭供房供车的压力。这一餐饭的工夫,夫妻俩竟然一下子增加负债7万多元,两人欲哭无泪,精神几乎崩溃。
李先生的信用卡没有设置密码,全部是凭签名消费,而李太太的信用卡是凭密码进行消费。此后,警方通过调取商场监控录像等手段,确认犯罪嫌疑人在同一时间内,在多家不同商场用信用卡进行了20多笔刷卡消费。
李先生仔细阅读了信用卡章程并向律师咨询后,认为:“这些消费都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交易凭证上也不是我们本人的签名,全部是被别人冒用,所有的责任应该由银行和使用终端POS机的特约商户承担。我们作为受害者,完全有理由拒付这些非法盗刷的交易费用。”
后来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李先生夫妻俩的预料。在整个过程中,不同银行都有自己的规定和处理方式。
几乎所有银行信用卡章程里面都有这样类似的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发卡机构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凡未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则登记有持卡人签名的交易凭证为该项交易的有效凭据。”也就是说,如果信用卡设置为凭密码交易,信用卡和密码被同时盜用,造成的损失毫无争议由持卡人全部承担。若信用卡设置为凭签名交易,那就大不一样了。
李太太的信用卡在挂失前,三张卡合计损失了2.8万元,银行明确表示,这部分损失完全由持卡人自己承担。而李先生的信用卡,全部是凭签名刷卡消费,李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各家银行就此事进行了交涉。
李先生有两张号称信用卡业绩第一品牌的某著名商业银行信用卡,这两张信用卡总共被盗刷了2.6万元。案发当天该银行客服就明确表示让李先生不要担心,因为该银行有“失卡万全保障”。根据调阅结果,该银行肯定了调阅底单上确非李先生本人签名,就请李先生填写《非持卡人交易声明》回传给银行。因为该银行普卡失卡保障范围为人民币1万元,金卡失卡保障范围为人民币1.5万元,而李先生遗失的那张信用卡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6万元,原则上来说,范围之内的1.5万元损失完全由银行承担。而超过的部分,该行也会启动完整的争议交易追溯流程,通过收单银行向商户进行追款,也有可能不需要客户本人承担,但0.1万元额外益用金额暂时无法保证获得赔付。
但是,另外一家银行则要暧昧些。该银行也有失卡保障服务,但是需要持卡人先行偿还所有透支的金额,待核实之后,银行再行退还,具体赔付比例还有可能等相关部门讨论确认。与此同时,另外家国有老字号银行回答得非常干脆,该行持卡人境外消费可以享受失卡保障服务,境内消费并不适用。所有合计1万元损失,完全由持卡人自行承担盗刷的责任。即使打官司,从很多类似案例的审判结果来看,最终依然是由持卡人承担主要损失。
结果,李先生夫妻俩的信用卡,虽然都立刻挂失,结果却大不相同。有失卡保障的信用卡合计25万元损失明确免除,无失卡保障和凭密码消费的信用卡合计损失3.8万元,完全由自己承担,另外的0.9万元,暂时无法确认,估计也可以获得大部分减免。这样,李先生夫妻俩的信用卡被盗刷的金额超过一半的损失可获得减免,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每张信用卡都有银行提供的具体消费额度,原则上来说这就是我们被盗用可能会承担金额上的最高风险,部分银行还有外加10%左右的超限额度风险。
之前我们谈过,由于信用卡具有透支功能,被盗用的时候可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现在信用卡犯罪十分常见,因此我们一定要多加防范。
很多人认为只要设置了密码消费,就可以安枕无忧,这是常见的信用卡使用上的误区。那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事先确认所申请的信用卡是否有失卡保障,保障的服务是什么,保障的金额是多少,以及保障的时间和被盗刷后申请赔付的流程等,综合选择后申请服务较好的信用卡。
2领取信用卡时,当场检查信封和密码,如有破损需立即与发卡行取得联系。领取信用卡后,马上签上姓名。按照信用卡的使用惯例,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刷卡时必须有签名才可以使用,原则上不需要其他身份证明,也不需要输入密码。签名最好是比较个性的,模仿起来有些难度,这样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层保障。
3.领卡后马上修改ATM机交易和提现密码。不要用自己的生日、手机号码等易破译的号码,更不要把密码透露给任何人。
4.在ATM机上办理业务时,输入密码应尽量迅速,最好用手遮盖按键,以防被人偷窥密码。在ATM机和POS机上操作完毕后,要保留好交易回单,防止信用卡账号泄露。在交易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防备有人在拍肩膀引开我们注意力的时候,趁机偷换我们的银行卡。
5.在商店、酒店等场合消费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将信用卡交给收银员去处理,应尽量自己到柜台当面刷卡结账。
6.不要把信用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如果信用卡和身份证同时遗失或被盗,会给窃贼冒用提供可乘之机。
7.很多人认为信用卡设置为凭密码消费比较安全,但是现代社会,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要破解密码并不是太难的事。有些不法之徒,甚至会在银行柜员机上事先准备好貌似银行POS机的可以记录卡片磁条信息的机器让持卡人刷卡,在记录下信用卡所有信息后再提供出错信息,持卡人一般不会多想,以为机器故障,殊不知自己的卡片信息已经被盗取。
8.不慎遗失信用卡,需要立即向银行挂失。如果设置为凭签名消费,大多数银行会提供挂失前48~72小时的失卡保障。也就是说只要信用卡是凭签名交易的,只要能找到证据证明不是我们签的名,即使信用卡被盗刷,个人基本上也不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
9.为了及时发现信用卡丢失被盗用的情况,申请开通信用卡消费短信通知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及时掌握信用卡消费动向,及早进行防范。在部分不太正规的小店铺用信用卡消费时,不要直接将信用卡交给收银员去处理,应尽量自己当面刷卡结账。在得到短信通知后,及时核对金额。
10.警惕信用卡诈骗犯罪。现在比较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手段是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虚拟的消费金额发到手机上,使消费者误以为信用卡被益用。然后就是所谓的银行、银联、银监会和公安局等工作人员粉墨登场,一连串的关心和警告,让消费者不知不觉落入他们的圈套中,将信用卡卡号、密码坦然相告,甚至直接转账到诈骗者提供的账号中,等发现上当已经为时太晚。
切记,任何欠款或者银行卡消费转账的通知短信都绝不会来自手机号码,即使看似银行的服务热线,也不要使用回拨功能。如有疑问应该直接致电银行的服务热线查询,同时任何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公安人员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密码,更不会要求转账和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