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债博客 > 正文

    以情讨债学——点歌巧讨债

    发布日期:2020-04-29 14:24  浏览次数:

    时下,电台点歌风刮遍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点歌节目都是拥有广泛听众的名牌节目。在讨债活动中适当地利用广播覆盖面大的优势进行公关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初,河北某厂的销售员小王到东北推销产品,很快同A厂签订了20万元的供货合同。货到后,货款却迟迟不汇来。

    半年后,厂长责令小王去A厂讨债。临走时给小三下了死命令,讨不回钱就别回来。

    小王来到A厂,陈厂长诉了一通苦,表示暂时不能付款。

    要不来钱小王就在A厂泡起了“磨菇”,成了A厂的“编外职工”,天天到A厂来“上班”。

    几天下来,小王在A厂混熟了,也摸清了A厂的底细。A厂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少债多,担心给了几家会引起更多的债主来上门讨债。

    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小三开始寻找突破口。

    A厂厂区内高高挂起的广播喇叭给了他灵感。小王发现,这个广播喇叭每天中午都播出该市经济广播电台的《中午点歌》节目,A厂的干部职工大多是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

    中秋节到了,这天小王没有到A厂“上班”。厂里以为小王回家过节去了。

    中午,A厂人照例边吃边听起了《中午点歌》。一首歌过后,从广播中传出的是小王那有趣的“河北腔”。人人都放下手里的筷子,想听听这个小王要说什么。正在吃饭的陈厂长一下子停住了,他真担心小三在广播中乱说,损害A厂的声誉。

    小王动情地说:“今天是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离家在外的‘游子’我也想家。但我并不孤独,我来到这里,得到了A厂干部职工的很多帮助,在这里我为他们点播一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祝福。”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歌声响起来了,在A厂厂区内回荡,深深地打动了A厂的每一个人…

    第二天,到了上班时间,小王准时地出现在A厂。小王成了新闻人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上前同他打招呼。收发员告诉小王陈厂长有请。

    走进厂办公室,陈厂长含笑上前握住小王的手,连说对不起,让他在外边过节。陈厂长告诉小王,正巧厂里收回一笔钱,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小王的货款。他已经同财务科打好招呼,小王现在就可以去办手续了。

    来到财务科,对小王是一路绿灯。

    钱终于要回来了,小三长出了一口气。

    点歌成了小三要回钱的“催化剂”。

    对讨债人员来说,当了解到对方确实有钱时,一定要抓住不放,进行公关活动。打动对方。

    小王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发现了电台《中午点歌》节目在A厂拥有广泛的听众,因此找到了感情的突破口.